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致使—被动”结构的句法(19)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当代语言学》 胡建华 杨萌萌 参加讨论

    ①江蓝生(2000[1999]:222)指出,历史上汉语的使役动词主要有“教、遣、使、令”,其中“教”最常用,自唐代以来的文献中“教”常写作“交”;“叫”本为“呼喊”义动词,明代以后才用作使役动词。冯春田(2000:617-26)也指出表使役的“交”晚于“教”,二者由于音同、意通,在使役用法上常作为常见版本的异文出现;至于明清使役动词“交”已成淘汰之势,其位置由“教”及后起的“叫”、“让”等占据了。从上述文献及《敦煌变文》《元刊杂剧三十种》等文本中“教、交”通用的情况可知,我们所讨论的“教”和“交”很可能是用字不同。但“叫”的问题比较棘手。学者们普遍认为“致使—被动”用法的“叫”起于明代。一种可能是,“致使—被动”用法的“叫”实际上只是“教”的不同用字;或者说“叫”受到“教”的影响,因音近而仿照“教”产生这样的用法。另一种可能是,“叫”从“呼喊”义动词独立发展出“致使—被动”用法。若仅是用字上的不同,则重点讨论更早更基础的“教”即可;若“叫、教”是两个独立的词,而“叫”既然能独立发展出“致使—被动”用法,我们就要考虑为何其他“呼喊”义的动词“呼、喊、召、唤”等只有兼语结构而决不表被动:桥本万太郎(1987)、蒋绍愚(2005)等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则将“教”和“叫”视为一者。鉴于“教”和“叫”的问题尚无确切的说法且难有可信的定论,本文不再进一步涉及该问题,暂且将“叫”与“教”作为一个词的两个用字来讨论。
    ②本文所用古汉语例句,除来自《诗经》《左传》《论语》《孟子》者,其他皆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核实。
    ③本文只讨论单纯表“传递”的动词,不涉及含明显方式义者,如“ ”[+以馈赠的方式]、“还”[+以将为X所有的某物归还X的方式]。“还”等动词,的确也符合本文的标准,既可以构成双宾语结构,也可以单独选择任一宾语,但它们突显方式义,而不是单纯表基础的“传递”义。另外本文区分“送”的三个义项:①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②赠送;③陪着离去的人走一段路或到某处去(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237页)。与文本讨论相关的是第一个义项的“送”,下文的“送”均指“ ”。
    ④“教”表示传递知识,意味着某人获得了该知识。至于“我教他算术题,教了半天,他也不会”,教而不会,并不说明他没有取得知识。
    ⑤蒋绍愚(2003)也提到了生命度限制。他的解释是,受一般被动句的影响,该限制在类推作用下得以消解,从而完成了由原来只表致使到“致使—被动”兼用的功能扩展。
    ⑥《上古汉语词典》(第8页)指出“事、吏、使”古为一字,且在金文中“事、吏”二字形同。《说文一部》:“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古文字通假字典》(第32页):上博楚竹书《缁衣》简一二“毋以辟(嬖)士衋夫(=大夫)向(卿)使。”“向使“今本作“卿士”,郭店楚简本《缁衣》作“卿事”。
    ⑦《说文·衣部》:“被,寝衣,长一身有半。”段玉裁注引《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⑧徐丹(1992)列举了多种汉语方言的“给”义动词,其中多数可作为施受标记词,相当于“被、把”。
    ⑨闽南语各方言区的“给予”义动词并不一致,厦门话(徐丹1992)、台湾话(Cheng,et al.1999)用“hoo互”,而福州话则用“ 乞”(袁家骅等1983:3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