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讨论三十年代的拉丁化运动如何反拨传统的文学制度,需要把书面语言纳入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这展示了先锋派的书写意识。在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拉丁化运动为民间匿名大...
【摘要】同义复词是古今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词汇现象。目前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由于编撰者的疏忽或误解,在同义复词的收释上还存在着释义不够确切、义项分合不当、释义缺少...
【摘要】围绕《楚辞·远游》作者是否为屈原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近年来出土大量楚地竹书,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材料。竹书篇卷体例中的"附益"现象对《...
【摘要】本文基于汉语对比视角考察印尼语的抽象名词,主要考察语义分类、构词法、句法功能,揭示出“汉语有—印尼语无”“汉语无—印尼语有”“汉语多—印尼语少”等三种情况...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史及跨语言的语料考察,验证并修正了Malehukov(2004)、王慧萍和潘秋平(2011)构建的与连接相关的概念空间,构建了一种扩展的、包含更多功能节点的连接范...
本文从汉语史上“将无”类情态词和语言共性角度重新探讨“将无”一词中冗余的否定语素的来源,论证它或许并非如朱庆之在《“将无”考》中所言,是佛经翻译对原典梵语否定副词...
2017年,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界既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发掘描写与语法规律的分析解释,也重视基于语法事实的理论思考。学术活动丰富、学术思想活跃和学术成...
粤方言素以声调类型丰富、与中古汉语调型对应整齐而著称。从音高而言,香港粤语的上阴入相当于阴平、下阴入相当于阴去、阳入相当于阳去,因此九个调类可归为六个声调(Bauer...
本文从相关词语在现代方言的分布现状出发,结合汉语历代文献,探求汉语方言[昨天][今天][明天]时间表达体系的来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昨天][今天][明天]时间表达系统的...
近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首次访华,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她的外号“梅姨”被一些国内媒体用在比较非正式的报道评论中,就连央视记者水均益在采访梅首相时也用这个“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