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a-b)说明“出使”义动词“使”只能带一个论元,构成S+V(+PP…)结构。“出使”义自动词与本文不直接相关,故不再讨论。(31a-b)说明“任用”义动词“使”可以带两个论元,其基本句法结构为SVO结构[ ![]() ![]() ![]() ![]() )”。发展至现代汉语,“使”常用于(32a)所代表的典型致使结构,如(33a-b),同时也仍然用于一般的[ ![]() ![]() (33)a.他的话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b.这件事使他很生气。 c.我的笔坏了,我使你的可以吗? 根据《诗经》《左传》等文献的语料及上古汉语事实,“派遣、任用”义动词“使”构成的典型结构为[( ![]() ![]() ![]() ![]() 另一方面,表被动的“被”源自上古汉语“覆盖”义动词“被”,后者形成[ ![]() ![]() ![]() ![]() (34)a.皋兰被径兮(《楚辞·宋玉·招魂》) b.光被四表(《尚书·虞书·尧典》) 在“被”逐渐不再做动词而只用作被动标志之前,纯动词的“被”在发展过程中只有词义的扩展,多数学者认为动词“被”由“覆盖”义发展出“蒙受、遭受”义(王力2009[1980];唐钰明1987),但是它带两个论元的句法结构[ ![]() ![]() (35)a.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墨子·尚贤中》) b.秦王复击轲,( )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 这意味着动词“被”并不形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