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文艺争鸣》发表了我的一篇批评李春青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的反思》的文章,今年第4期上又见到了两篇反批评的文章。作者分别是天津的王志耕和黑龙江阿城的田忠辉。文...
检索资料,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出版或翻译的城市学或城市管理学一类的书不少,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渐成气候,但多半是局部性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更没有看到都...
田青,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及创作、批评,主要致力于佛教音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曾多次组织、率领中国佛教乐团出国访问,主办国际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多次应邀在国际...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这一中国文化“黄金时期”的分析,指出思想解放,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创造性思维,正是汉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其特色。儒家成为...
所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的文艺批评。回首中国源远流长的文艺史,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直到五四时期的文艺论争,文艺批评对于文艺的发...
在本刊的发刊词里,我们写道:“大家都在呼唤批评性书评,但这类文章毕竟不好写,而且也不好发,发出来弄不好会麻烦缠身”,“‘书评周刊’欢迎批评性书评,但要申明,批评不...
内容提要 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和以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曲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历史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政治的过多干预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
内容提要 笔者推测:《新序》之“屈原遂放于外”,乃是《史记》“王怒而疏屈平”在文学上的误写。若此推论成立,则“王怒而疏屈平”(即《新序》之“放于外”)大概在楚怀王十...
人类曾从中国文化艺术中获取了太多的帮助,正如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所说:“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世界艺术文化中也融会了太多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基因:风靡世...
李白曾在安徽留下一首著名的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对这首诗,韩大伟先生在《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发表《辩“...
今天,在中国社会,也有一柄“钢斧”正在挥舞,并正在侵蚀中国的文化。这柄“钢斧”的重要一面,就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幸滋生出来的社会浮躁之风、拜金主义思潮及没有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和熊人宽的论争,已有两个回合了。昨日又见了熊人宽的《再答黄崇浩教授》(见“北大中文论坛”),打算再说几句。不过,这些话不...
谈论国学者,首先应该意识到,不仅“国学”是一个现代概念,以“国学”的名义从事教学、科研和文化宣教活动,也是到清末民国时期才有的历史现象。 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
我们的文学不是缺乏生活,缺乏对于生活的价值关照,而是缺乏对生活的价值怀疑性的、价值重估性的、价值反思性的关照。 当下批评的问题实际上是价值追问、价值怀疑、价值重塑和...
内容提要 近五十年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呈现四种演化形态:50年代至70年代的大众群言;在80年代前期出现的精英独白;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形成的奇语喧哗;而从90年代中期至今则显...
最近我们的文学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向是大量神怪、玄幻、灵异小说开始出现。这些小说存在着一种“架空性”值得我们高度关切。所谓“架空性”乃是创造一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娱乐新闻与报道在艺术领域也渐渐不可思议地获得了社会评价体系的支配性地位。郭德纲和“超女”神话般地成为新的娱...
流行歌曲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虽然在音乐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艺术特点,但在精神气质上却具有惊人的雷同性。当代中国的流行歌曲非常明显地趋向于低回哀婉的情感特征,...
6月20日《环球时报》11版《传统文化断层了,怎么捧》一文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问题,意即先要接续传统文化,而不必怕把传统文化捧得太高。 笔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传统...
多日不景气的文坛近期不时有人放言,要作家摒弃莫测高深、玄奥晦涩的风格,摆脱孤芳自赏的创作路径,回归到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大道上来,这样,文学才会有振兴发展的希望。 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