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对熊人宽的最后一《驳》 --敬告读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崇浩 参加讨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和熊人宽的论争,已有两个回合了。昨日又见了熊人宽的《再答黄崇浩教授》(见“北大中文论坛”),打算再说几句。不过,这些话不再是为驳熊人宽写的,而是为尊敬的读者写的。
     第一,我的《屈原是否到过赵魏两国》(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5月12日七版),原本就是提出一个“推测”。这不仅从题目即可以看出,文中也一再指出。例如,我说:“屈原不仅使齐,而且可能使赵、魏。”既然是对可能性的“推测”,当然是因为目前只有间接的依据;若有直接的证据,那也就不叫 “可能”而是叫“结论”了。楚辞学界诸贤大都明白,正是由于文献有阙,方才疑云笼罩,使屈原生平研究难得有所进展。然而,熊人宽硬要把我的推测作为最后的“结论”来横加指责,要我“提供证据”。这岂不是胡搅蛮缠?观夫熊人宽所作诸文,题为“猜想”者何止一篇。试问,熊人宽在自己的“猜想”中都向读者“提供”了直接证据吗?他的“关键问题”都解决了吗?
     第二,关于《新序•节士》中屈原“两度使齐”的记载,楚辞学界不仅仅我一个人予以采信。所以,我在《屈原是否到过赵魏两国》一文中没有赘引。就是“怀王十六年屈原使齐”的说法,也不是出自我一个人的看法。我的关于“屈原不仅使齐,而且可能使赵、魏”的推论,就是建立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的。除了《屈原是否到过赵魏两国》一文之外,在业已发表的拙著与其他文章之中,我曾多次讨论这种可能性的背景。这些相关文字,当然在一二篇短文中容纳不下。熊人宽要在其中找所谓“依据”,当然不能如愿了。如今,我已无意在此重抄拙著的相关文字。熊人宽还想叨叨些什么,就听之任之好了。
     第三,关于《新序》中“张仪使楚”的问题。就这段文字本身而言,其中虽然有三句话提及,但并不等于就是说张仪三度使楚。读者仔细体味即可得解。尤其是学界对张仪使楚次数,都以《史记》诸篇为依据。采信那一种书,不是几重标准的问题,而是哪种说法更合乎情理更合乎实际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我和许多学者一样,当然采信《史记》。而在屈原使齐次数的问题上,我则采信《新序》,以为可补《史记》之缺。这并非我一人所秉持的态度。熊人宽要坚持何种标准,不愿采信《史记》,不愿采信当今许多学者的意见,或者还有别的什么考虑,那也只有尊重他的选择了。
     第四,参与学术讨论,不仅仅学术观点属于“学术”,学术思维和学术辩论方式、学术品格,恐怕也不是“枝节问题”。 对此,我在前面的几篇驳难文稿中有过分析,不想再提。在《驳<屈原是否到过赵魏两国>》里,熊人宽只知道屈原曾经于怀王十八年一次使齐;到了《就“屈原不可能在怀王十六年使齐”答黄崇浩教授》里,熊人宽见了《新序》,开始说“屈原两次使齐”了,可又说“《新序》不能作主证”,并且冒出了个张仪三度使楚的新奇结论;待到被我质疑,熊人宽遂在《再答黄崇浩教授》(见“北大中文论坛”6.3)里声称“《新序•节士》的说法,不是笔者的观点”。如此“随机应变”,是搞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吗?
     总之,经过前面的几个回合,单从学术视野而言,我感到熊人宽对战国史与楚辞学的研究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再和他“论争”下去,徒费时间,毫无意义;对于读者也无益处。我不是退休人士。我还有许多工作任务需要去完成。人各有志。谁想要通过炒作出名,又岂是我干涉得了的?读者们若有兴趣继续研讨,我倒愿意关注下去。
     专此告白。敬希谅解。
    

2006.6.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