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传统不是救命稻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宏图 参加讨论

    多日不景气的文坛近期不时有人放言,要作家摒弃莫测高深、玄奥晦涩的风格,摆脱孤芳自赏的创作路径,回归到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大道上来,这样,文学才会有振兴发展的希望。
    稍有常识的人便可了解,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与生活完全绝缘。而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是这样一种创作范式:它要求作家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情状作逼真细腻的描摹,展示人们的生活命运与生活环境及历史潮流间的密切联系。用19世纪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话来说,就是要让作品成为生活的一面镜子。但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作家只要对生活表象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便可万事大吉。实际上,在现实主义传统中,作家的主体精神还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艺理论家胡风曾将它命名为“主观战斗精神”。在他看来,“只有从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开始,在文艺创造里面才有可能得到创造力底充沛和思想力底坚强。”这种与所谓“现实人生的搏斗”是创作主体身上充溢着的强悍的精神力量与周围现实世界间的激烈冲突,这一冲突在作家的主观世界中形成了一种持之以恒的张力。这种张力不断激发着作家的创作灵感,驱使他们从现实中汲取养料与素材,同时又超越于现实之上,熔铸成意蕴新鲜的审美形式。
     以余华激起争议的新作《兄弟》为例。按照余华自己的说法,这是一部回归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对现实生活进行正面强攻的作品。他以洋洋50余万字的篇幅,通过李光头、宋钢两人的命运浮沉,力图浓缩地展示中国40年来的社会巨变。《兄弟》中出现的场景不可谓不多,各类生活现象不可谓不丰富,但让作者遭遇滑铁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内在精神张力的消失。在书中,作者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趋于消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没有在他内心激起剧烈的波澜,没有激惹起巨大的困惑与疑问,没有激惹起对复杂暧昧的生活现象进行伦理追问与哲理沉思的热情,一切都在表象世界的喧哗与骚动中飘滑而过,整个世界在他的透视镜中成了一个迪斯尼式的游乐场。由于精神张力的消失,在纷乱的世象面前,作者的精神高度降落到了地平面上,津津有味地混迹于世俗之中:反正这个世界是肮脏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脏一把;如果嫌不过瘾,那就再扔把泥土,泼盆脏水,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上一把。他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初露端倪的活命哲学发展为老成的混世哲学。如此回归现实主义传统很难说是成功的。
     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的呼吁,是对过度沉溺于先锋文学实验的反拨,自有其合理性。但现实主义传统并不是救命稻草,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现实主义对作家主体精神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降低:除了精确地展示生活的表象外,还要揭示人物与环境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与关联,揭示人物命运的意蕴,而这一切无不有赖于作家敏锐清醒的头脑与目光,有赖于作家与现实间紧张的对话关系。没有这一主体精神的凸现,现实主义就会蜕变为干涩枯燥的表象的机械堆积:它既失去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鲜活与想象力的奇崛,又不能以其精细的生活画面给人任何有益的启示,徒然地沦为一堆文字垃圾。
    原载:《文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