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国际互联网开始取代印刷机,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而这种媒体的全面普及给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媒介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在当今时代,消费正逐步变成人们生活的理由——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获得某种自我想像,消费还划定了人的阶层地位,可以说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已成...
前 言 应该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1985 年提出的“20 世纪中国文学”[1]观念,因为触及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的百年追寻,触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持续梦想,也触及中国文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已是在所难免,以情感制作与“快适伦理”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审美趋向也日渐明朗。当...
几年前,马原一句“小说死了”,引起过许多人的不同看法。一个小说家自己不写了就说小说死了。连王蒙也说:“我不认为小说已死,他(马原)大概是指他的小说已死了吧!”然而,...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最近一两年来学术界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文学、艺术、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因此引发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但在具体的使用中.日常生活...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在笔者看来,这种“危机感”的产生虽然有现实人文环境的挤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下,就文学而言的...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然而,最具根本性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日渐暴露和凸显出的工业文明的隐患、技术理性的统治以及功利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话题,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讲演时明确提出来的。费瑟斯通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让·波德里亚的“消...
一、文学性问题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什么叫文学性? 多数人同意雅各布森的说法,即文学之为文学的本性。研究文学,必须事先确认研究对象...
尽管崔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把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贬得一钱不值.但是文化工业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中蓬勃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工业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
一 所谓“纯文学”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遗留的一个异常有趣的问题。“纯文学”在新世纪被反复提及其实是不同的欲望和文化想象的结果。“纯文学”所寻求的文学不受干预的“纯度...
19 世纪末以前,文学研究还不曾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直到文学批评和专业文学研究兴起以后,人们才真正提出了文学特殊性和文学性的问题。于是,关于文学性的定义,成了20 世纪文...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诗学传统中,就诗的体性问题给予完整、精要而又影响深远的概括的,除了“诗言志”这一“开山的纲领”外,大概就要数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一...
一句话概说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 Roman Jakobson ,1891—1982) 在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
时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己成为文艺学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尽管专家学者对其理解各异、褒贬不一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消费文化占据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等重...
“现代性”是一个跨学科的国际性课题,正因如此它就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在《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注:见《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和《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中的...
“读图时代”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现实。图,不是读书的辅助方式,而成了阅读本身。 我无法说出作为语词,“读图时代”是怎样命名的,也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命名...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至今,各种流派纷然杂陈,新说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面临着各种新学说、新观念的冲击,我们何以言说?趋新求异、言必解构、文必主义固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