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文学传统都是经典不断出现和对经典进行阐释的过程。正是对经典的阐释效法、领悟欣赏、转换创造,构成了文学史和文学传统的主要线索和独特品格。中国现代文学经过萌生...
如果仅从整个艺术材质的自然流变来看,以高科技为支点的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并不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它只是艺术表现媒介发展的许多环节中的一个步骤和阶段而已。然而正如油画颜料...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从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的角度回过头来讨论现代性问题,也许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注:近来,国内一些曾经介入后现代主义...
【作者简介】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 【 译 者】王有亮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
波德莱尔与巴黎,是诗人走出斗室,漫步街头,寻找“恶之花”的精神历险;本雅明与柏林,是思想者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反复书写童年回忆的断简残篇;……我们同样无法忘怀陀斯妥...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是明代小说中最为出色的四部作品,这四部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作品现在已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之经典。通俗小说何以在中国古代能...
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
诗与画的关系 , 几乎是一个已经谈滥的话题 , 再来插嘴显得十分不明智。但是谁知道呢 ,也许就像爱情 , 从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到 “假如要给它加一个期限 , 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
1999年春季,台湾多个团体参与评选的“台湾文学经典30部”揭晓,为我们审视台湾文学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这次“台湾文学经典”的评选是由王德威等7 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小组...
经典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话题。谈经典离不开传统,这是因为任何文学经典须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积淀,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孰优孰劣,方可水落石出。从这个意义上看,曼君先...
文学“经典构成”(Canon formation )的概念是荷兰学者佛克马讨论西方和现代中国文学经典时提出的(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它指...
一对写作艺术的关注历来是诗学的基本职能,认为真正的艺术杰作存在着超性别的共同规律,这样的认识迄今仍有影响。不能不承认,在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中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
自从荷兰学者佛克马(Douwe Fokkema)1993 年在北京大学谈及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以来,“经典”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经典的讨论越来越热闹,对于经典的关切越来越强烈。近期《Q版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段时间,小说占据着文艺格局中的中心位置,小说与电影的关系是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从之。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影像逐渐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
当下,我们是否还需要经典文学读本,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些多余。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应试语文教学大大地挫伤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对于文学阅读不但没有需...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
文学史作为一门文艺学科的存在,人们大多是看到了它的记录过去文学史实的一面,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史实作为过去产生的历史的事实,这些对象本身并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作...
早在两个世纪以前老黑格尔就预言了艺术的终结[1],按照他的想法推论,哲学最终将取代艺术,资本主义的扩张必将导致文学的衰落,而这一推论在“图像社会”统治我们文化生活领域的时代...
《为什么读经典》 [意] 卡尔维诺著 黄灿然等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在人们阅读过卡尔维诺的众多小说之后,《为什么读经典》姗姗来迟。如果说小说展示了作家的心灵,那么文学评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构成了文学理论界最热闹的话题。美国莱斯利·费德勒和侯斯通·贝克编辑的《英语文学:敞开典律》集中了美国理论界对此问题讨论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