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己成为文艺学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尽管专家学者对其理解各异、褒贬不一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消费文化占据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在西方与中国正愈演愈烈。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都市生活中.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乃至消失。而对这样的文化现实.传统的文艺学、美学理论受到巨大挑战.以至于使每一位文艺学研究者无法回避。笔者以为.不管在中国语境下是否具备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条件.当下亟须分析、思考其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及其原因.以便于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指出了其三种呈现方式:一是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二是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三是指充斥于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1](P5、95一98)。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费氏所指的第三种呈现方式正是当下社会中的审美现实。由于视觉影像具有感性和享受性等特征因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会呈现出感性化与享乐化的倾向。这也使其相对于传统审美而言产生许多变化: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它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得审美活动与审美因素大举进入日常生活空间(如美容院、健身房、街心花园、购物中心、旅游胜地等).在极大丰富了审美内涵的同时.也使审美活动与生活的互动性更加突出.尤其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消费文化的兴起.审美迅速由过去封闭狭窄的精英文化走向广阔而具体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也借助艺术日益趋于审美化。其中审美客体不限于艺术作品.审美主体也不限于经过专业训练的文化精英。在符号与影像大量复制和充斥的现实条件下.审美主体与客体、创造与接受的界限也日渐模糊。 这些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感性解放”和对传统审美提出挑战方面。与“生活艺术化”或“美就是生活”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市场经济社会和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在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审美新取向.其突出特点就在于借助现代传媒工业的发展与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方式着力追求审美的大众化、世俗化、感性化和享乐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它感性与享乐化的“膨胀”带来了审美、艺术与文化感性层面上的“民主化”。它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艺术文化和审美借助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等手段所确立的特权或领导权,突破了艺术审美的局限,进而人在审美感官层面上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平等”的关照结构。这样,审美就从艺术殿堂走入芸芸众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也日益模糊。美与艺术不再是贵族或知识阶层的专利,审美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美术馆等传统审美活动场所,而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普及化、“民主化”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促使知识分子角色发生转变,使其由过去高高在上的精神导师变成大众文化的参与者和阐释者,并促使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的“准知识分子”一一新文化媒介人脱颖而出。这一切都表明,“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2]。于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促使艺术审美从“天国”降临到“人间”,由“圣坛”走向世俗,由少数人专有的精神特权变成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精神消费。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