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路线图谱 ——读余秋雨的《中国文脉》 ■几又(书评人 笔名) 所谓“脉”,自然比一般线条要粗,形象更为直观震撼。余秋雨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勾勒出中国文化由古至今的发展路线图谱。 按照余秋雨的解读,之所以推出此书,是因为现今电视上一些关涉文化方面的节目“娱乐无极限”,为了追求虚幻的娱乐极致,惯于盲目夸大甚至生硬地编造诸多违背文化历史的桥段,于是感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余秋雨就此还痛陈,“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 其实,类似这种感慨的并非余秋雨一人。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一书中,就曾运用统计知识,对乾隆的“作品”进行了量性分析。“乾隆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乾隆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来写诗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写诗超过一首”。“乾隆三十六年浏览昆明湖,他不到一小时就写了8首诗,平均7分钟一首”。以这样的创作欲望和“放卫星”式的高产,恐怕只会令在月下反复“推敲”的贾岛倍感汗颜的了。 余秋雨并非只是对中华历史文化人物粗线条的排列堆砌,其探讨范畴也绝非简单的文学创作,而是有选择性地撷取了中华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突出元素,既有孔子、老子、竹林七贤等人物,也有甲骨文、龙门石窟和长安城,还有神话、佛教等……这些元素,无一不是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轨迹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与那些文史类严肃著述有着明显区别的是,本书虽然关涉文学历史发展,但余秋雨抛开了枯燥的传统式学术文体,而是假以其最为擅长的亲历式历史随笔,所以字里行间不时穿插着个人的亲身经历特别是诸多“现场”感受,比如探访殷墟、走向大唐、仰望长安城等,这其中既有作者对历史遗迹的现实回访,也有运用抒情式笔触,实现心灵的跨时空穿越式回望,甚至与屈原等历史人物隔空交流“对话”,在这些美妙而又厚重的文字浸润下,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融入到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就像一个静静的旁观者,默默地审视着中国文化数千年发展的风云变幻。 如果说《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对中外历史遗迹的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行走与深思,那么《中国文脉》更像是迈着轻快的脚步,伴着中国文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深厚的发展脉络,从开山辟地的历史远古一路走来。循着余秋雨笔下勾勒的这条清晰脉络回望,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线条显得愈加清晰和厚重。 历史随笔的优点是,读起来不会感觉太过干涩沉重,特别是常常融入太多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所以更能打动读者。但有其利往往也有所弊,由于主观色彩的过浓,所以会因为缺乏学术著作般的严谨,至而削弱其文史层面的特有价值。也所以,合上此书之后,对作者的文化“历史观”有了较为清晰的感知,但要想对文化历史真相予以进一步追问,如果单单基于本书,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也正是因为“主观性”色彩太过浓厚,所以余秋雨很难回避也很难回答读者关于文脉标准取舍的追问。有必要说明一点的是,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太多的各地各色文化。比如,今天我们引以为傲的阴历纪年法在元明时代频频出现测算失误,在利玛窦以及龙华民、汤若望等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历算后,问题才得到解决。 总之,相较于灿若星辰的中华文化,无论是文学造诣杰出者,还是文化发展重大事件都无以计数,如果没有一条足以令人信服的尺度,“文脉”之说自然就欠乏取信于人的应有力度。倒是觉得,余秋雨的这番努力如果能促进读者进一步深思,这又何尝不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呢? 书名:中国文脉 作者: 余秋雨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定价: 3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