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生活的“相关”与“无关” 凌里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出版的包含“辛亥”关键的图书,超过一百种。在这股纪念出版大潮过去半年一年之后,还敢抛出一本《民国了》,还是在讲辛亥年的往事,作者出版者,得有多大的勇气,才敢炒这锅冷饭啊? 读毕是书,倒不得不承认:蛋炒饭必用隔夜饭,回锅肉也不一定不如鲜肉香。《民国了》跟去年那些风行一时、及时应景的书们相较,至少有它的新鲜之处。 《民国了》所写大致是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逊位这四个月中,数个重点省份与地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某些“前史”如秋瑾徐锡麟等,主要材料来自历史文件、日记、回忆录甚至小说,坦白说,与已出的辛亥书如《辛亥:摇晃的中国》《1911年中国大革命》《大变局:1911》等相比,并没有什么独家材料。《民国了》的特色是用“新闻特写的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 所谓“新闻特写的方式”,首先是强调大量的细节。作者在微博上说过他自己是“细节控”,大量的事件细节才能让故事显得丰满鲜活,才能尽量试图还原现场的气氛,以及那些历史关键时刻的可能性。 “历史新闻特写”的另一特点,便是关注私人视角中的时代巨变。作者并不太刻意去写那些众所周知的“大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反而更关注那些参与历史的小人物:一位士兵,一名学子,一个顽抗的清军头领,或是革命过程中一些有代表的模式,比如四川一个县是怎么完成独立光复—重建政权这件大事的。任何的时代风云,对于不同阶层、位置、处境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幻影变相。只有写出很多人眼中的革命,辛亥才不仅仅是孙袁斗法的辛亥,也不仅仅是运筹帷幄的辛亥,改天换日的辛亥,而是变中藏着不变的辛亥,万千人物各有怀抱的辛亥。 地域的强调,是本书的又一重点。独立十四省,每个省的光复,都有它与众不同的起因、形式、制度、文告、经历,这与各省的地域文化、开化程度,独立前在全国的地位,都息息有关,有些省早有准备,有些省随波逐流,有些省恶斗连连,有些省波澜不惊,这些故事,在正统的宏大历史或许不过是小小一段,但在《民国了》这本书里却给每个省一两章的篇幅,北京、上海、四川、湖南、山西、直隶、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九省二城,如不同的熟人,在时代转折点上显出的是不同的面相。四川人的乱,湖南人的蛮,江苏人的稳,浙江人的悍,北方革命党的惨,一一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细细展现。 最有意思的是,全书都是各地光复的故事,第一章偏偏选在与光复无关的北京。这一章名为《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选了前翰林学士恽毓鼎、现湖南布政使郑孝胥、清华学堂一年级新生吴宓,这样三个年龄、身份相去甚远的人,写他们的辛亥年。揣摩作者选这三个人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完整的日记记录;二是这三个人都远离革命核心,又各有代表性,他们的生活与观感,其实更能反映“革命之外”又关心革命的各阶层的状态;三是三个人的政治立场分别近于保守派、立宪派与革命派,这三种立场基本可以概括当年中国的主要思潮。这一章也并不是只写这三个人与辛亥事变相关的见闻想法,而是力图将之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读者可以看清,革命与日常生活的“相关”与“无关”——这大概也正是《民国了》想说的主旨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