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读图时代的今天,我们还读小说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熙涵 参加讨论

    几年前,马原一句“小说死了”,引起过许多人的不同看法。一个小说家自己不写了就说小说死了。连王蒙也说:“我不认为小说已死,他(马原)大概是指他的小说已死了吧!”然而,在日前由同济大学中文学院主办的“读图时代的文学出路”研讨会上,这个话题又一次被重提了。这一次,依然是马原。
    “小说进入漫长死亡期”
    马原在研讨会上仍然坚持说“小说已进入了漫长的死亡期”。他说,“我是个技术至上的人,上世纪80年代,文学刊物有几千种,发行量大的可以达到几百万册,现在连池莉、余华的小说也只能卖出三十万册。我今天依然觉得小说已经进入了漫长的死亡期,就像当年我们眼见话剧、诗歌的衰败一样。”马原将文学形容为“百足之虫”,但也即将进入博物馆了。
    复旦大学的王宏图教授说,今天我们讨论这个命题,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怨妇,看着“文学”——“无可奈何花落去”。王宏图表示,现在的小说,理性抬头,感性衰退。一个人理性上升就意味着生命力衰退的开始。现在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原有的语言文字已经耗尽,现在很多人读小说常说“很难被感动”,究竟是文学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文学从客观上来说,一定有它的生命周期,文学在历史上衰弱过很多次,现在的边缘化,并不全是因为电影电视和网络的出现造成的。文学的死去可以说是“命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学会“还魂”,文学的精神永远不会死去,它或许会从别的载体上重新获得生命力,这种载体可能是电影、电视、网络,也可能是民间的某种样式。
    生产状况令人嗤之以鼻
    马原认为,现在我们说文学突围,19世纪的作家们就从来不用突围。今天,像余华他们这样的作家也都人人自危,力图为自己的小说寻求文学的突围,有的走到了反文学的“岔道”上,反而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了什么?马原的看法,立即受到了评论家许明的强烈反驳。他说,小说没死,是作家、评论家的生产能力出了问题。许明例数了近几年来的文学现状,“现在每年都有2000——3000部长篇小说被生产出来,文学研究每年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制造大量的话题,现在红楼梦研究大热,连贾宝玉吃什么药都有人专门在研究,这种被大量生产出来的作品谁会要看?这样的生产状况怎么能不叫人嗤之以鼻呢?现在的作家,对什么感兴趣?当下的生活真的不能吸引作家的关注吗?这些日子以来,矿难的问题、房产问题,都是关系到中国百姓生存状态的大事,但是我们的文学创作,就是对此视而不见,却把热情投入在写些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的事情上面。同样的,我们的文学评论,也都只是从西方照搬过来,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样的文学怎会不死呢?因为文学的焦虑根本不在我们写作者的笔下!”
    影视的母本还是文学
    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在研讨会上逐渐白热化为一场争论。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罗岗和来自广东的评论家谢有顺的发言,无疑为此次讨论提供了更为有益的内容。
    罗岗说,读图时代的文学窘境并不仅仅发生在今天,从20世纪开始,图像真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人,面对残酷的画面,一下子就丧失了言说的能力。因此,面对图像产生巨大震惊的时代,简单的说文学“死了”或“不死”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对立,是学科与学科壁垒森严的结果。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是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文学生产和图像生产之间,应该构成一个更为和谐的关系。谢有顺说,不管电影、电视有多火,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影视的母本还是文学。它们只是文学的载体。现在,就连鲁迅纪念馆的解说,都用上了马尔克斯式的语言:“多年之后,我们来到……回想当年……”一些好的新闻报道,它们的叙述也并不纯粹是新闻式的,有的甚至具备了短篇小说的全部元素。可见,文学的传播已经负载了很多传统以外的东西,如果完全忽视这些,是不能全面地看待今天的文学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文学不能找到更能被公众接受的方式,那么文学的生命力将会渐渐丧失。
    原载:《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