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审美素质都被看作是能够改变生活品位的一种极为高尚的精神品质,美成为具有超越意向的人们渴求、追随和崇拜的对象。但在当代,审美精神受到了全面的怀疑并在强大的...
很久以来,我一直怀疑“《硕鼠》就是著名的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①这一提法。并不是说这提法不可信,而是觉得这提法之内还应存在着更深层的底蕴。终于,自陈建生同志的文...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这在学术界似已成定论,毋庸置疑,但近年来有人撰文提出异议,说《诗经》不具有创作方法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的种...
内容提要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大...
内容提要 新时期开始之际,文学理论的泛政治化泛哲学化是当时最为严重的问题,文学理论需要摆脱政治的附庸。“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
内容提要 王逸认为《哀时命》乃严忌“哀屈原”“叹而述之”之作;郑文先生认为《哀时命》为严忌之自述。文章从《楚辞》成书的角度一一辩驳郑文先生的观点,从屈作与《楚辞》中...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角度,对《生民》涉及的文化人类学现象作了探索和印证。弃子的图腾考验仪式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早期思维习性的宗教信仰内容。...
内容提要 本文就金志仁对《诗经#8226;卫风#8226;硕人》描写美人之比喻的“求疵”进行了商榷,认为根本无“疵”可言,而恰恰是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是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传统...
内容提要 “意境”一词一经产生就被文学理论界所关注,数千年的沿革变化,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而又符合其本意的阐释。童庆炳先生对意境的界定,虽有其合理的一面,却有失偏颇。重新...
内容提要 1、《离骚》中的主角“正则、灵均”不能直接等同为屈原。其中的“伯庸”是“正则、灵均”的皇考。不能直接等同为屈原的皇考。2、赵逵夫先生“被屈原称为‘皇考’或‘...
内容提要 《楚辞章句》的“序文”,向以为王逸作。近有异议者,然对其提出的“序文之间”、“注”“序”之间的“自相矛盾”,“注”时“序”的“深到语”无“相应之论发”,“...
内容提要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问题是意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叶朗先生关于意境理论以及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辨析,提出自己对于意境与意象的理解。本文认为,意...
陈建生同志《〈硕鼠〉是一篇祈鼠的祝词》一文(《晋阳学刊》1993年第6期,以下称“陈文”),将《毛诗序》以来“各种注释、评介无不认为‘硕鼠’是‘比喻剥削者’”的定论一笔抹倒...
《魏风·伐檀》是《诗经》中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的千古名篇,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学作品选与文学史著作都无一例外地要选析它,全国通行的《语文》课本(高中第五册)也选用了它。然而...
令人钦敬的余秋雨先生在完成“文化苦旅”散文系列之后,近年频频到深圳指导文化。几乎每来一次,就对深圳文化的发展献上一首赞歌。他似乎进入了“深圳赞歌时期”。1995年的“赞歌...
陈建生同志曾于1993年第6期《晋阳学刊》发表题为《〈硕鼠〉是一篇祈鼠的祝词》的文章(下称“陈文”),新人耳目,然多牵强,笔者遂作《〈硕鼠〉并非祈鼠的祝词》与陈文商榷(文刊...
内容提要 “言志”说与“摹仿”说出自中、西方不同的诗学话语体系,在美学内涵和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都很重视艺...
近读龚维英先生的大作——《中原和南楚〈九歌〉的关系及异同》①,倍受启发。该文详论了中原《九歌》和南楚《九歌》之间的差别和渊源关系,特别是对于南楚《九歌》的原始性质...
内容提要 “《惜誓》为唐勒所作”说,出自当代楚辞学名家赵逵夫先生;赵先生否定王逸序《惜誓》所引“或曰”的《惜誓》为贾谊所作一说,无坚确的理由。《惜誓》很有可能是贾谊...
内容提要 本文对严薇青先生为1981年齐鲁书社版《老残游记》所作的注释提出了商榷质疑。 关键词 严薇青;刘鹗;《老残游记》;注释 严薇青先生曾为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作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