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哀时命》为严忌代屈原设言辨 ——兼与《〈楚辞•哀时命〉试论》之作者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韦若任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王逸认为《哀时命》乃严忌“哀屈原”“叹而述之”之作;郑文先生认为《哀时命》为严忌之自述。文章从《楚辞》成书的角度一一辩驳郑文先生的观点,从屈作与《楚辞》中之汉人作品的种种共同点考察、分析《哀时命》与屈原思想之所以有某些差异的‘因原’,得出《哀时命》非严忌自述性作品,而是其代屈立言之作的结论。
    关键词 《楚辞•哀时命》 屈原 严忌
    一
     关于《楚辞·哀时命》的题旨,《楚辞章句》序云:“《哀时命》者,严夫子之所作也。……忌哀屈原受性忠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辞,叹而述之,故曰《哀时命》也。”我们认为叔师之说极是:一者,其去忌之世近,文献足徵;二者,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非屈作皆代屈设言。不过,晚近以来,有的学者认为此作为严忌之自述,如郑文(《〈楚辞·哀时命〉试论》,本文所引郑氏说均出此),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及张军(公木编本《中国诗歌史》〈先秦两汉〉第八章《汉代的骚体诗》)等,而以前者早出且说详。下面,我们将陈鄙见以就教于郑先生及好“骚”者云。
     1说拟作。关于拟作与用前人文句问题。我们知道,拟作所写多非被拟写之事,别说代被拟自叙。但是,谁能否认《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为非代言体呢?其《序》云:“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魏太子》诗云:“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我们能从中考作者之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关于引用古语。不错,“承用相类古语以抒发作者的情意,这是文学作品中常有的现象”。然而,不少时候引古人语或说古人事,或代古人言,不也是常识吗?如刘向《九叹·远游》“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陆云《九愍·修身》“悲年岁之晚暮,殉修名而竞心”;《口征》“岂远游之无乐,怀故都而生情”。按:非代屈子设言,刘向安敢自称“朕”;陆云死时才42岁,故知“年岁晚暮”为代屈子设言;又,吴未灭,无所谓“故都”,而吴已灭,陆云自伤何敢明言“怀故都而伤情”。故知“文为陆文,语为屈语”(仿张云傲《选学言》语)。回到《哀时命》,其“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漓而纵横”二句暗用《离骚》《九章·涉江》之句子,与接下的“衣摄叶以储与兮,左祛挂于搏桑。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承袭《涉江》开头而来的四句,如果不是写屈子(代屈子设言),恐如今人穿古人衣,戴古人帽,难免怪物之讥。故此亦非作者自叙之一证也。此其一。
     其次,郑先生说屈原为了国君与理想,宁死不渝其志,并引《离骚》为例证之,而“《哀时命》所叹述的则是在‘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 而不得息’之下,表示他的态度是:‘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孰魁摧之不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时厌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聊窜端而匿迹兮,口莫寂默而无声。’”并认为“这种遁世远引、明哲保身的思想,和前引《离骚》之以死明志的愿望自然不同”。事实上,郑先生于此,有以偏概全之失。《哀时命》所说之“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纵容”,“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等,与“《离骚》之以死明志的愿望”,相去几何?反之,屈原亦云:“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即离故土),心犹豫而狐疑”,“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誓以自疏”(《离骚》);“欲徊以干兮,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惜诵》)。此虽为“厉神”语,而实为屈子之另一面,屈子之伟大不在于此念头,而在终归以宁死不渝其志为上;“愿承间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悲犹豫而冀进兮,心怛伤之忄詹忄詹!”(《抽思》)等等。两相比较,《哀时命》与屈作之思想内容之差异虽未完全消弭,但此不外是“演员”与“被演者”之不同。另外,研究古代的东西,既应当站在今天之理论高度,同时又必须把历史归还历史。当代的学者多忽略后者,即郑先生亦未之能免。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武汉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