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 重评张爱玲及其他 2017-10-29
郜 :张爱玲是八十至九十年代大陆文学界的热点,她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文学史一个重要环节的认识,还直接影响到当代文学创作。王安忆、贾平凹、苏童、叶兆言等一大批青年作家...
[学术争鸣] 现代性•近代性•现代主义 ——对《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 2017-10-29
二十世纪即将成为历史。我们虽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形态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赓续,是自本世纪初文学改良...
[学术争鸣] 也谈重评张爱玲 ——同郜元宝、袁凌先生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郜元宝、袁凌先生认为张爱玲张扬了“五四”个性文学传统,继承了“五四”冷静批判现实的精神,从分析史料事实入手,提出了迥然相异的观点,认为评价文人,不...
[学术争鸣]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的发展轨迹作了宏观描述。20世纪下半叶的新诗研究可以分成三个时段,即政治论诗学时期、观念更新期和文体建设期。20世纪下半叶的新诗...
[学术争鸣] 再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 ──兼答朱寿桐、龙泉明、刘锋杰先生 2017-10-29
内容提要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虽然具备了世界开放意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并不同时具备文学的现代意识,只是告别了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
[学术争鸣] 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反对把欧美文学作为核心准则为20世纪中国文学定性的做法,反对忽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形态和性质;主张文学分期应放于世界文学大系统中,在实践中用系统的观...
[学术争鸣]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 ——与吕进先生商榷 2017-10-29
引子:50年报告“清单”代表什么 吕进先生在《文学评论》2002年5期发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一文,对50年新诗研究做了一次看似详备的“总结”。他把半个世纪划分为三个...
[学术争鸣] 沦陷区文学研究应当坚持历史的原则 ——谈沦陷区文学评价中的史实准确与政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开始的沦陷区文学研究,从史实出发,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由此,沦陷区文学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争鸣] 新世纪中国诗歌的展望 访文学评论家孙琴安先生 2017-10-29
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历来有“诗国”之称,曾涌现过许多极其著名的诗人。在世纪之交,当我们跨入新世纪时,很自然地会想到:诗歌在新世纪是否会有新的表现和变化?与以往的诗歌...
[学术争鸣] 中国诗歌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悲观 ——与文学评论家孙琴安先生商榷 2017-10-29
去年第10期《探索与争鸣》刊发了孙琴安先生的访谈录——《新世纪中国诗歌的展望》。孙琴安先生主要从事的是古典文学研究,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专门研究,同时著有《现代诗四十家...
[学术争鸣] 也谈沦陷区文学研究中“历史的原则” ——与张泉先生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沦陷区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的原则”,是把沦陷区文学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内,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情形,研究其不同的历史形态,而后对不同形态的沦陷区文学,就其对抗...
[学术争鸣] 二论史实是评说沦陷区文学的前提 ——对《沦陷区文学认识误区》的回应 2017-10-29
《关于沦陷区文学评价中的几个问题》(陈辽,《文艺报》2000 1 11,简称《问题》),仅据《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的总序,便推导出该领域中的四个政治问题,并要“激浊扬清,立正去...
[学术争鸣] 缺乏哲学底蕴的中国现代文学 2017-10-29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始终是读者关心的热.点之一,本文作者以一家之言,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权威评论提出了挑战。20世纪即将逝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涌...
[学术争鸣] 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与李达轩先生商榷 2017-10-29
李达轩先生的《缺乏哲学底蕴的中国现代文学》一文(载本刊1997年第10期),涉及文学繁荣的根源和如何估计中国现代文学成就的问题。 哲学底蕴并不决定文学作品的成败 我以为,在世界...
[学术争鸣] 作家:应该这样面对和表现现实 ──评“现实主义冲击波”兼与舒也、童庆炳 2017-10-29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 20 世纪末中国文坛的重要现象,对此评价褒贬有之。“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家以生活新历者的身份观照生活,以时代的主流话语倾吐对生活的思虑...
[学术争鸣] 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 ──“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评论的对象主要是出现于1996年的所谓“新现实主义”小说及其评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复制现实,它要求以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思想“光束...
[学术争鸣] 试论赵树理研究的误区 ——对一种流行说法的质疑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小二黑结婚》不是在《讲话》影响下产生的作品,而是自身愿望,鲁迅影响,大行政化政策等因素综合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赵树理研究;周扬 在对赵...
[学术争鸣] 必须直面的学术盲点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科根基的质疑 2017-10-29
内容提要 全国高校中文系现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存在违背学术逻辑、无视文学存在、遗留文史空白等危及学科根基的学术盲点。只有客观对待各时间段中的所有文学事实,才能编...
[学术争鸣] “伪碑”仍伪 “确证”不确 ——《李白与大匡山》等文质疑 2017-10-29
我曾经论证:(一)李白隐居读书之“岷山之阳”指青城山;(二)杜甫《不见》有“匡山读书处”之句,匡山即庐山;(三)李白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戴天山乃青城群峰之一“成都戴...
[学术争鸣] 文学、史学及其它 ──也谈余秋雨散文兼与胡晓明先生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作为文化历史散文的余秋雨散文以历史承载的文化和人生为主旨,带给当今人们以历史性的思考.评论余秋雨散文,首先应了解他的创作主旨和他的傲文的独特休式,其次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