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虽然具备了世界开放意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并不同时具备文学的现代意识,只是告别了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一种过渡转型形态的近代文学。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开放意识 现代意识 近代文学 近来,朱寿桐、龙泉明、刘锋杰三位先生分别在《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和第9期上撰文,对我和杨春时所提出的“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种近代性质的文学”的论点进行商榷质疑,我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三位先生均试图以自己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来捍卫它的“现代品格”或“现代品性”的不可动摇性,通篇累犊虽也不乏精辟之论述,但他们却都回避了我们对于世界文学史发展规律的概括分析,以及百年来中国文学所应实际与之相互对应的合理位置的论断,故立论不免显得苍白无力和毫无根基。尤其是三位先生在他们的文章中,简单地把“开放意识”、“主体意识”理解为“现代意识”,误用“现代囚素”来代替“现代性质”,更是犯了概念上的错误。三位先生从共时性的原则出发,坚持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应属于世界形态的现代文学范畴;为了弥补中西方文学在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表现形态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他们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中国现代文学的所谓独特性。应该说,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这种以特殊性来对抗普遍性进而达到消解普遍性的作法,完全否定了人类文学史发展流变的共性原则,人为地将中国文学排斥于世界文学的标准之外,其实质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文化保守主义的心理体现。 20世纪的中国,并没有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这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客观背景所限。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只是告别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一种过渡转型期现象。尽管从共时性的原则和门户开放的实际出发,它也同时包容了一些西方现代文学因素(我们先暂且不问这些因素是如何被曲解的);但这一时期的文学主体思潮,无论是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都只能是属于近代文学史的范畴而不属于现代文学史的范畴。既然,20世纪的中国文学,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自我封闭体系走向了世界;那么,对它性质的判定也只能按照世界文学的统一标准而不能自立标准。这是我们论点的核心。 谈论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我们不能不首先把目光投向欧洲的文艺复兴。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