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反对把欧美文学作为核心准则为20世纪中国文学定性的做法,反对忽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形态和性质;主张文学分期应放于世界文学大系统中,在实践中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考察,并用更多的争鸣和声音相融和相补充,才能科学地把握。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欧洲文学 前苏联文学 由于种种原因,笔者最近才拜读杨春时、宋剑华两位同志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以下简称《论》一文,该文的核心思想是,否定了由于学术界“机械地套用西方文学史的分期于中国文学”而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特别是‘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五四’新文学运动也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的思想,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它属于世界近代文学的范围,而不属于世界现代文学的范围;所以,它只具有近代性,而不具备现代性”,并以确立古代文学(“尊崇集体理性,严守形式规范的创作原则,体现了个性未获发展时代的审美理想”)、现代文学(“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突破理性与规范,带有鲜明的非理性倾向”,“体现了个性解放的现代人的审美理想”)、近代文学(“以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在社会现实中的生存状况为已任,积极参与变革时代的社会实践,带有明显的实用功利主义性质”)三个概念为逻辑起点,进而从中国文学特别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来论证这一问题的。因而看起来好似逻辑严密、鞭辟入里。实事求是地讲,《论》文推翻了文学界传统的文学分期论,对于科学地反思和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和位置,以利于中国文学今后遵循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这不但不是新潮式的哗众取宠,而且体现了大胆的学术建构精神。但是,笔者认为:从现代性到近代性,决不仅仅意味着是打破“以西方文学史的分期于西方文学”的结果,而主要还有以西方文艺中的科学、民主精神张扬于我国和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国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逐步胜利的原因。因为,西方“对于现代派文学形成的比较确定的时间界限,一般仍以象征主义出现于文坛的时间,即1870年为上限”,早“五四文学”运动差不多半个世纪。从“现代性”到“近代性”,体现了冷战结束前后,知识分子对文学关注焦点的普遍变化。 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意义深远。正基于此,笔者才不避冒昧,首先把向《论》文发出诘难(对事不对人)作为抛砖引玉的方式,不但希望学术界更加重视这一问题,把论争引向深入;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文论家们能科学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为此,笔者建议:思想解放步伐不可超过限度,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为近代性或前现代性为时尚早,不可草率。 《论》文以欧美文学为论述的核心准则,歪曲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特殊形态,忽视了中国文学的特殊性质,不能用普遍联系、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从而使《论》文逻辑起点和论证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还不能全面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其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