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丰润说”指的是什么? 本文标题中的“丰润说”,是指什么呢? 红学中有争议的问题特别多,包括:籍贯问题,作者问题。籍贯问题,是说:曹雪芹是何处人氏,他的籍贯在哪里,...
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文学遗产》国际论坛上,拙撰《惠洪与换骨夺胎法》一文遭到南京大学莫砺锋兄的质疑。砺锋兄是我非常尊重的学者,他在《再论“夺胎换骨”说的首创者》一文中...
陈尚君先生在博览群书、广搜佚文的基础上,编撰出《全唐诗续拾》一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该书辑录逸诗4300余首,于唐诗整理与研究上功劳为大,不必赘言。该书增补了太宗李...
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为文学创作的实绩所证明了的。它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文人入边幕,因而有机会走向边地绝域,领略边地的战斗风采和奇异风光。像岑参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笔者在《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三辑撰写了《“脂批晚出说”辨疑》一文,专对欧阳健先生的《关于脂批的“针对性”与锋芒所向》所表述的脂批晚出于道光乃至于光绪年间的观点,从以...
陶渊明的年纪,史传记载为六十三岁,然与本集中自述年纪的语句多不相合,故至南宋张縯首献其疑。其说见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总论》云: 先生辛丑《游斜川》诗言“开岁倏五十...
内容提要 《〈红楼梦〉创作过程臆证》杜撰出“脂砚斋作《石头记》”论,企图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事实上,《石头记》乃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红楼梦》二稿...
内容提要 陈铁民先生对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终南山隐居经历曾有两种看法。他最初认为是半官半隐,后又推翻前说,认为是辞官隐居。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前一种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脂本辨证》刊于《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在欧阳健先生的脂本程本系列论文中,发表较早;标举的思路,提出的结论,论证的方法,与前后发表的论文,有渊源相承的有序联系...
内容提要 “文人出塞”包括文人入幕、游边、使边三个方面。有学者认为,盛唐文人入幕纯属个别现象,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具体考证,证明这种说法难以成立。第二部分结合对唐代制度...
内容提要 《石头记探佚》在证伪高续后四十回的基础上勾勒出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可能面貌,使读者对八十回后原著的意义的理解的视界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周汝昌借助类比推理提出...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红楼梦》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红楼梦》是隐射清朝统治腐朽不堪的政治讽刺小说,《红楼梦》创造了现实、神话、理想三个世界,《红楼...
内容提要 《红楼梦》中的“大荒山”并非陈景河先生所误引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大荒山”,也与长白山无关,乃“荒唐言”耳。不能认为《红楼梦》主旨是写满族的兴衰史,表...
被文学史定性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的岑参(715一770),自大历元年(公元766)开始,尝作官于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成都,并最终卒于成都旅舍。他在成都的具体事迹,传世典籍所记,寥寥无几...
张子开《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所见岑参事迹考》(《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第107——109页)据佛教典籍《历代法宝记》来考证岑诗中的人名和岑参在成都时的行止,确有新收获,可“再一...
一九九五年已过,趁收拾旧报之机,检查是否还有漏剪相关红学文论。偶然发现一张,红色大字标题跃然纸上:“父老给我回天力,再创历史辉煌时”,副标题是:“孙浩华就曹雪芹家...
1998年4月12日“绵阳日报”载马经义“《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一文。提出“八十回丰曹氏《红楼梦》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云云。一名中学生能对《红楼梦》这部巨著作如此深入的...
一 文 同(一〇一八——一〇七九) 他跟苏軾是表亲,又是好朋友,所以批評家常把他作为苏軾的附庸。其实他比苏軾大十八岁,中进士就早八年,詩歌也还是苏舜欽、梅堯臣时期那种朴...
内容提要 本文列举详实而可靠的史籍材料论证了古代襄平、辽阳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且证实了今铁岭、中固一带为汉代的望平县,与汉代的襄平不是一地。同时,也搞清了曹雪芹祖父曹...
一、前言 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清末民初曾一度以《金玉缘》为题印行销售。虽然乾隆五十六年(1791)前仅有抄本传世,是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发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