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红学探佚学”,我于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红学探佚学”与结构》(下简称“拙文”,刊于《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梁归智先生和周汝昌先生写了对话文章,提出了不...
編輯同志: 讀了《文学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錢鍾書先生的《宋代詩人短論十篇》以后,我觉得有些意見需要提出来。 錢先生学术思想中形式主义似乎頗为严重。对于一个...
关汉卿是一位大詩人,也是一位大戏曲作家。他所写的許多杂剧,都是很好的詩劇。今所知的关汉卿所創作的杂剧,凡六十七本。 1 唐明皇啟瘗哭香囊(亡)(有輯本,見《关汉卿戏曲集》...
内容提要 《红楼梦》是由《石头记》和《风月宝鉴》合成的。《石》的作者是脂砚斋,即曹雪芹的叔父曹頫;《风》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曹颙遗腹子。曹頫是《红》的策划者,雪芹是...
内容提要 探佚的精髓和本质是“遗形取神”和“得鱼忘筌”。探佚的成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高续而对读者发生影响,现在的问题是普及探佚的成果。对“大对称”用形式逻辑的驳...
編輯同志: 讀了你刊今年第二期发表的郑振鐸先生写的《論关汉卿的杂剧》,我們有些意见,写出来供你們参考。 这篇长約两万八千字的論文,叙述故事情节的部分就占了两万字左右...
目前存世的10余种《红楼梦》早期抄本,即被红学界习惯称为“脂本”系统的版本,大都没有严格规避清朝几代君主的“国讳”(或称“君讳”);尤其是甲戌本,在现残存的共16回文字中...
陈维昭先生的鸿文《关于“红学探佚学”的逻辑与感悟问题》(《〈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辑)明确向我叫阵,如果不作出回应似乎是不礼貌的。不过我还不能读到陈先生的大著《红学与...
内容提要 《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客语词,它是客家方言和共同语(即现代用的普通话)双轨并用的产物。这里依据《红楼梦》中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
1994年1月8日《文艺报》,发表了王家惠同志的《曹渊即曹颜——曹寅曾过继曹鈖之子》一文。王文提出:曹寅在康熙二十八年左右,曾过继丰润曹族中曹鈖之子曹渊,改名为曹颜,立嗣...
钱钟书先生是令人佩服的大学者,其《管锥编》、《宋诗选注》等都是学界公认的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给人常读常新的感觉,笔者也因此获益良多。但也发现偶有可商榷或补充者,试...
一九九一年以来,欧阳健先生连续发表了关于“脂批伪托”的系列论文,引起了红学界的广泛注意,——既遭到驳议,也引起回响,曲沐、刘广定、宛情、克非等先生即其回响者也。近...
周汝昌先生是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红学专家。虽年近耄耋,至今仍孜孜趷趷于红学研究中,他勤耕不辍的治学精神实在让人钦敬。近来拜读周先生所著的《红楼艺术》一书后,感到...
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自胡适考证确实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乃至否定意见。远的不说,前几年就有人重提曹顺说。今年初,刘润为先生《曹渊:红楼的原始作者》一文又提...
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57年和1982年出版了两种《红楼梦》校注本,前者据程乙本校注(启功先生注释,以下简称57年本),后者则据庚辰本校注(署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下...
小引 1991年8月,在贵阳“纪念程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杨光汉先生听了我关于脂批伪托的发言后,即席发表了几点意见: 这是《红楼梦》版本学中的全新观点,若...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公莫舞》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难以解读的原因,人物与主题;认为它是女单人歌舞,非歌舞剧演出脚本,并对其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公莫舞》 戏剧起源 歌舞...
内容提要 赵逵夫先生关于《公莫舞》的研究文章,是对杨公骥先生相关论文的肯定和支持,也就一些关键疑难作了补充和商榷,多所创获,在研究上有长足的进展。姚小鸥先生的文章对...
一九九八年八月,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参加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人的《红楼梦》学术讨论会,认识台湾著名的《红楼梦》研究者刘广定教授。在七十年代末八十...
内容提要 司马迁以“舒愤自见”的创作论评屈论骚。而“舒愤自见”说并不是对先秦文学创作史的科学总结,仅是司马迁自己著史舒愤自见的经验概括。所以,司马迁用“舒愤自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