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红楼梦》创作过程臆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宗来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红楼梦》是由《石头记》和《风月宝鉴》合成的。《石》的作者是脂砚斋,即曹雪芹的叔父曹頫;《风》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曹颙遗腹子。曹頫是《红》的策划者,雪芹是执笔者,他们的成功合作才使这一伟大作品诞生。《红》的著作权应归曹顺和曹雪芹二人。
    关键词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一脂一芹、合成
    一、《红楼》作者非一人
     自从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后,一般人都以《红楼》前80回为曹雪芹作,后40回为高鹗续,则以曹为作者,以高为续者。
     1、雪芹从未以作者自居。
     第一回云:“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此处雪芹只以修改者自居而未称“作者”。甲戌本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烟云模糊处,观者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这是否告诉我们:如雪芹只是“披阅增删”,另外必有一人写作,但此写作者不愿公开亮相,又欲让人猜到,故施放此“烟云”?小说开篇既称“作者白云”,其中却称雪芹非“作者”,那“作者”究是何人呢?
     2、似是而非曹雪芹。
     永忠于1768年写了《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姓曹》三绝句,其一云:“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所谓“曹侯”必是地位很高、有官爵的人物。雪芹终生未仕,不过一介平民,与“曹侯”之称不合,而诗题为何径题“雪芹”呢?永忠的叔叔弘旿对此三绝句的批语透露了消息:“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因有“碍语”而连看也不看,恐永忠也因此而故作曲折,不肯明言真正作者是谁。
     明义也称“曹子雪芹”撰《红楼梦》,但其《题红楼梦》诗中又有“惭愧当年石季伦”之句。石季伦即巨富大臣石崇。雪芹既非巨富,也非大臣,虽少小时候有过富贵生活但很短暂,大半生都是在曹府被抄之后的穷困中度过,最后甚至沦落到靠卖书画为生的地步,无论如何不能与石崇相提并论。
     袁枚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随园诗话》卷十六又说:“雪芹者,曹练(楝)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实际上,袁枚与明义相识,明义与敦诚、敦敏有交往。敦氏兄弟是雪芹生前好友,岂有不知雪芹为曹寅(楝亭)之孙的道理,怎会误说是曹寅之子!更何况雪芹与其乃是同代人,说不上“相隔已百年”。
     永忠、明义、袁枚都是最早见《红楼梦》的,都说雪芹是作者,而又与雪芹身份不符,可见是为了某种原因。虽都明知真正作者,却故意不说破,故意留下许多漏洞,让后人仔细体味分析,可谓用心良苦。
     3、雪芹性格与宝玉不合。
     一部小说,作者自然不能与主人公等同,但《红楼》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又与一般小说不同。既是自传体,其主人公的性格、经历、思想,必然会与作者有些相通之处。雪芹与宝玉却实在不相符。
    敦氏兄弟、张宜泉是雪芹好友。曾多次交往,理当熟悉雪芹的性格爱好。张宜泉说,雪芹“素性放达,好饮,又善画”。在《佩刀质酒歌》序中又说:“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渗,.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酒后,“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由此可知,雪芹性格豪放、潇洒、豁达、浪漫,多才多艺,而又高谈雄辩、傲气冲天,不似自小从姊妹丛中长大、整日缠绵在脂粉队里、专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的贾宝玉,甚至判若两人。
    ……………………
    原载:《洛阳师专学报》1997年2月号,第16卷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