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二) 2017-10-29

    三 佯狂的人物和情节显然不只出现在中国文学中,西方文学中也有类似的表现。那么中西方文学对疯癫的呈现是否也就是大体相似的呢?下面我选取了中西方文学中两段具有代表性的描...

  • [英美文学] 日常生活中的日本女性 2017-10-29

    青山七惠,『ひとり日和』,东京:河出书房新社,2007.2 [日]青山七惠著,《一个人的晴空》,东京:河出书房新社,2007.2 2007年1月16日下午5点在东京筑地的新喜乐,第136届“芥川文学...

  • [英美文学] 霍尔顿的文化意义 2017-10-29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2006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梗概几乎像每天媒体上都能读到的故事一样简单:一个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混迹于纽...

  • [英美文学] 从《菊子夫人》到《蝴蝶夫人》 2017-10-29

    《蝴蝶夫人》海报 《蝴蝶 夫人》第一幕布景 以彼埃尔·洛帝(Pierre Loti,1850-1923)作为笔名的法国作家路易-玛丽-朱利安·维奥原是一名海军。他先是在海军学校受训,1881年升任海军上...

  • [英美文学]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一) 2017-10-29

    序 在《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中,福柯把疯癫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他说:“疯癫是艺术作品的缺席”,“疯癫和艺术作品之间,从未有过和解,没有更稳定的交流,也...

  • [英美文学] 德国中青年作家的文学世界 2017-10-29

    2006年和2007年德语作家的两度组团来华访问,也许会成为 探讨当代德语文学一个非常有意味的事实:这两次来北京的总共十几位作家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其中甚至更多是...

  • [英美文学] 在孤独与死亡中写作 2017-10-29

    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的主题很少涉及重大的社会或历史问题,也极少触及道德问题,而是着重对人生本质问题的探讨。孤独与死亡是她探讨的主题之一,并且出现在...

  • [英美文学] 翻译研究视野中的跨民族文学文本 2017-10-29

    跨民族文学文本是指具有双重或多重民族文化背景的作家用非母语写作的、表现不同民族文化在冲突中交融和异变的文学作品。跨民族文学文本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它产生于不同文化的...

  • [英美文学] 我的作品就一个字“家” ——以色列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阿莫斯·奥兹访华 2017-10-29

    “在梦中,我无数次来到中国旅行;现在请不要打断我,因为我还在梦中。”近日,以色列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希伯来语作家阿莫斯·奥兹应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

  • [英美文学] 巴尔扎克的时间 2017-10-29

    1829年,巴尔扎克创作了中篇小说《猫打球商店》。研究巴尔扎克的专家认为这篇小说是巴尔扎克最早描写资产阶级经营活动与家庭生活的作品。《猫打球商店》里面的资产阶级与巴尔扎...

  • [英美文学] 布鲁斯音乐与黑人文学的水乳交融 ——论布鲁斯音乐与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 2017-10-29

    一 黑人音乐主要经历了由黑人歌谣、黑人教堂赞美诗歌和圣歌、布鲁斯音乐到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美国黑人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复杂生活经历的最全面的表...

  • [英美文学] 谢尔顿,视觉的盛宴 2017-10-29

    我想谢尔顿,写完一部作品,就会歪叼雪茄,鼻子冒汗,眼睛闪着狡黠的笑意,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看看,哪里找得到比我聪明的?看看我又玩出一个成年童话;看看,我又骗了你们...

  • [英美文学] 论两种外国文学 2017-10-29

    所谓“两种外国文学”,指的是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外国文学”作为一个“元”概念即不可再分的概念,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和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

  • [英美文学] 阿摩司•奥兹在中国 2017-10-29

    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是当今以色列文坛的最杰出作家,也是最富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终身教授。迄今已 发表了12部长篇小说,多部中短篇...

  • [英美文学] 文学:对视觉权力的抗争——从霍桑的《红字》谈起 2017-10-29

    当面对一双明净清澈的眼眸,人们总相信,它应该是纯洁无瑕、刚正不阿的。它诚实、客观地告诉我们外部世界所存在、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美或丑,崇高或卑下,它都如实地给予传...

  • [英美文学] 十问布热齐纳 2017-10-29

    布热齐纳:(德语国家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冒险小虎队》作者) 托马斯·布热齐纳先生说,写作就是一场冒险;对于我们而言,对托马斯·布热齐纳先生的采访,也确乎是一...

  • [英美文学] 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 2017-10-29

    在当代世界文化一体论(Cultural Unification)和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的激烈冲突中,比较文学学科处于相当引人注目的地位,这是由于其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不同文化传统的文学这一特...

  • [英美文学] 勇于探索和创新——读《日本文学史》(近、现代卷) 2017-10-29

    笔者从事日本研究,爱读日本各类史书。以史为鉴,观古考今,这对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助益的。近读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史》(近、现代卷),我虽不研究日本文学,...

  • [英美文学] 超现实主义的游戏、杜拉斯的母性观 2017-10-29

    据说在20年代的巴黎,超现实主义作家之间流行着一个叫“精美尸首”(Exquisite Corpses)的游戏。游戏是这样操作的:几个人围着桌子坐下,其中一人先写一个句子的开始部分,然后把纸...

  • [英美文学] 个人主义与华兹华斯的诗学观 2017-10-29

    一、引言 T.S.艾略特在阐发他的“非个人化”诗歌理论时特别提到,华兹华斯关于诗歌是“平静之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的定义是“不严谨的公式”。艾略特对浪漫主义诗歌中个人滥情现...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