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在孤独与死亡中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素英 参加讨论

    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的主题很少涉及重大的社会或历史问题,也极少触及道德问题,而是着重对人生本质问题的探讨。孤独与死亡是她探讨的主题之一,并且出现在她的许多作品中。对这两个主题的关注与她个人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正如希德·克纳尔(Heather Curnow)所说:“虽然任何一个作家的重要性最终都必须依他的作品来评价,但对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来说,对她个人生活事件的了解是与对她小说的了解相关的,因为她的生活形式与她的小说格调密切相关。”①
    一、孤独的一生
    曼斯菲尔德从一出生,就被置于一种孤独的境地。她生于1888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这一天“全家人都焦急地盼望着一个儿子的出世”②,因为这之前家中已有了两个女儿。这使她从一开始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她两岁时,母亲又生了一个女孩,但第二年,这个孩子因病夭折。4岁时,母亲生了第五个女儿,两年后又生了盼望已久的儿子。这使她成为家中挂单的人,比两个姐姐小的多,又比弟弟妹妹们大些。“她觉得家里人不怎么宠爱自己,除了奶奶以外。她开始发胖,变得喜怒无常,愤愤不平,有一种使大人感到窘迫的锐利目光,她会用那双敏锐的褐色眼睛凝视着他们,观察着他们,然后再在别人面前把他们毫不留情地评论一番。她母亲不爱她,而更喜欢其他几个女儿”③。这种家庭环境使她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埋藏了一种孤独感。上学之后,在惠灵顿的学校里,她也很孤独。唯一的一个亲密朋友玛丽安·罗迪克离开之后,她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亲密朋友④。1903年她14岁,父亲把她和两个姐姐送到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去读书。在伦敦皇家学院读书的三年时间里,她确实有过几个信得过的朋友,如后来陪伴她一生的缅甸人埃达、她的表姐西尔维亚·佩恩、她的德语老师沃特·李普曼等,这些朋友使她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依托,但她的内心依然对外界存有一种戒备感,心灵深处仍然是幽闭的,孤独的。她把自己表现在“对外开放的房间”⑤,而内心却深藏在“小房间”里。
    1906年10月,曼斯菲尔德和两个姐姐完成学业,被父母带回惠灵顿。在惠灵顿的那段时间里,她内心的孤独开始暴露出来。在给西尔维亚的信中,她写到:“新年来了——我真不敢去想象——这儿简直没法活下去,我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一个朋友都没有,看样子将来也不会有。亲爱的,我谁都不认识,也没谁想要认识我”⑥。1908年8月她重返伦敦。但重返伦敦后不久她就饱尝了生活的辛酸。情感婚姻的巨大不幸再加上身居异乡的流落感,使她的孤独与日俱增。1912年,她遇到了约翰·米德尔顿·莫里,一个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文学批评家,《韵律》杂志的编辑。这成为她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莫里使她的生活有了中心,她的感情从他身上得到了慰籍,两人渐渐坠入爱河,不久就生活在一起。在同莫里一起生活期间,她享受到了作为女人的幸福与快乐,不过“两人虽然情深意笃,却也互有保留节制,每人都有大片不容对方逾越的领地”“彼此之间并无绝对的信任”⑦。1914至1918年大战期间,她因痼疾缠身,为了寻求治疗,不得不经常与莫里分居两地。尤其是在1917年她得知自己患了肺痨之后,情绪变得越来越坏,经常拿伴在身边的埃达出气,也常常怀疑莫里想摆脱她,希望她死。在信中,她对莫里说:“你觉得我已经死了,写信也当我死了。埃达也总在做此准备。”⑧她感到死亡开始向她袭来,因而时常感到可怕的沮丧。这种死亡的预感使她的孤独感愈加强烈。1918年与莫里结婚时,她已病入膏衁。莫里建议她到异地疗养,这时她的情绪愈加糟糕。疾病的折磨加上对莫里的怀疑与怨恨使她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孤独与烦躁。她对莫里的态度时好时坏,疾病使她有些失去了理智,死亡的威胁使她的孤独感有增无减。虽然她竭力想用她的艺术,用忘我的工作来忘却忧郁,来战胜自己,但她最终也没有能够摆脱这种内心的孤独感,它一直伴随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二、死亡萦绕的一生
    曼斯菲尔德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使她在性格上渐渐内倾。她从十四五岁开始接触写作就有意无意地对死亡这个神秘的角色产生了兴趣。以后亲人、邻居的去世使她直接面对了死亡,魔鬼般的疾病又使她一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对死亡的兴趣就变成了她深刻的内省。因此可以说,死亡像孤独一样萦绕了她的一生。
    曼斯菲尔德开始接触写作是在她到伦敦皇家学院后。她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发表出的文章语调比较欢快,是对她“热爱的事物”的愿望的表达,是“幸福和欢乐”,出自于她“对外开放的房间”。然而同时在她的“小房间”——笔记本上,她写的却是阴暗的东西。1903年8月,她在笔记本上写了一篇题为《他的理想》的故事,其中死亡愿望的主题开始第一次出现。主人公“他”童年生病时,曾梦见一个美丽的女人出现在他面前,长大后他很想念她,最后准备淹死自己,因为她再次出现,满足了他的愿望,她的名字就是死亡⑨。1904年,皇家学院杂志上刊载了她的一篇关于一个渴望浪漫地死去的精神错乱的老处女的故事。主人公一人住在山顶上,白天在林中散步,晚上则在海边游荡,直到有一天,一位站在由月光形成的美妙的白色小船中的人向她招手,她的嘴唇微笑着,向对方喊着“带上我”,但是一个巨浪打来,接着是一片沉寂。这是死亡愿望的主题在她作品中的第二次出现⑩。1906年,她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人们后来称为《朱丽叶》的长篇小说(未发表)。小说完全是根据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一篇故事。主人公朱丽叶14岁时在惠灵顿遇上了大提琴手戴维并爱上了他,后去伦敦呆了三年,在那儿和一个名叫珠儿的女孩合住一个房间。三年后,父亲接她回惠灵顿,但她反抗父亲,决定留下不走,接受了珠儿的建议,在伦敦合住一处寓所。后来,在她与戴维合用的工作室里,她被一个叫鲁道夫的人强暴。此后,戴维公开宣布他“疯狂地爱上了珠儿”。此时,朱丽叶发现自己怀了孕(后又流了产)。在戴维和珠儿面前,“她睁开眼睛,看见这两人在她身边,‘要我把你们的手握在一起,为你们祝福吗?’她轻轻地说,突然抬起身来,‘噢,我想活’她喊到,但死神的手落在了她唇上。”这种渲染渴望死亡的主题也许只不过是她在文学上的模仿,因为她当时就认为“写作可以让你得到满足,一个人可以模仿那么多人。”但她为什么偏偏喜欢模仿这种主题来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以后,死亡对她来说就不再是模仿,不再是想象,而变成了现实中她必须直接面对的东西。她经历了亲人(祖母)的死亡和穷邻居家年轻车夫的死亡。她开始对死亡进行深刻的内省,开始在自我意识中思考死亡。她在1908年2月的一则日记中提到:“我最后——当然——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死亡似乎成了她意识中不可抹去的阴影。就连她与自己所热恋的人加纳特·特罗维尔在一起时,她也感到“甚至他那放在白色床上的小提琴盒也像‘一个小棺材’”{11}。而当她与加纳特结婚成家的幻想破灭却极其突然地与乔治·波登结婚时,居然“全身穿着黑色,头戴一顶‘可怕的闪闪发亮的黑草帽’”{12}。这婚礼上的“全身黑色”正是她内在死亡意识的折射。后来她又经历了胎儿流产及多次感情上的打击。1911年无情的病魔又来到她身边。之后,随着疾病的一步步恶化,死亡也步步逼近,死亡的阴影就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她,缠绕着她,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三、对孤独的思考
    一生被孤独感缠绕的曼斯菲尔德把她对人生的这一感受和思考流露在她的小说中。人类灵魂的孤独这一主题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阻隔了人的灵魂,使人们根本不可能在灵魂深处达到真正的相互接近。
    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人的灵魂是孤独的,孤独感已渗入人的心灵深处。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一个不容他人闯入的独立王国,即使是恋人或夫妻也不例外。《时髦婚姻》中,男主人公威廉周末回家度假,妻子却在家里与一帮庸俗乏味的朋友吃喝玩乐,谈论一些无聊的话题。他找不到一点能与妻子单独在一起进行心灵沟通的机会,于是,度过心烦意乱的一天之后怏怏离去。妻子赶来为他提箱子,“他们一起默默走着。威廉这时觉得已无话可说了”{13}。夫妻之间相对无语,因为各自都无法进入对方的心灵深处,这正是现代人之灵魂孤独的体现。人们的感情交融与心灵感应已被现代机器的旋转与轰鸣吞没,人们的心变得冷却麻木,谁也无法从另一个身上找到一丝暖意,只好独守在自己心灵的孤岛上拼命挣扎以求生存。对这一主题的表达,最突出的当推《陌生人》这篇小说。主人公哈蒙德先生到码头去接妻子,得知船上一个陌生的男旅客死在妻子的臂弯中。妻子抱歉地问他:“你不——不感到不愉快吧?没有使你难受吧?没有破坏了我们今晚的兴致吧——没有扰乱我们单独在一起的夜晚吧?”{14}小说的结尾道出了哈蒙德先生的心声:“破坏了他们夜晚的兴致!扰乱了他们单独在一起的夜晚!他们再也没法单独在一起了!”{15}他意识到他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有他的妻子,妻子的灵魂不可能永远与他单独在一起。人的灵魂是孤独的,每一个灵魂很难或几乎不可能与另一个单独在一起,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来说都是陌生人,他不能企图从另一个人那里要求得到超越他可以要求的东西。
    曼斯菲尔德尤其对女性的孤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反复地回到她那“孤独女士”的主题上,谈论她的女性受害者,通过想象给她们以生命。从她对“孤独女士”的描写中可以窥视出20世纪初期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在孤独中生存,依靠想象和幻想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而这种想象和幻想中的“美好”又常常被冷漠、死亡等这些可怕的东西毁灭,从而把她们推向孤独的深渊。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两个女儿是典型的孤独老小姐的形象。她们表面上受到父亲严格的保护,实际上却被父亲剥夺了生活的自由和成长的权利。她们没有时间观念,永远沉浸在天真的过去,生活在她们自己那孤独狭小的心地圈子里,对外面的客观世界模糊不清。她们是爱德华时代的牺牲品。《布丽尔小姐》是曼斯菲尔德关于孤独女士的小说中“最孤独”的一篇。内心孤独的布丽尔小姐每个星期天都到公园里去她观赏人们的活动,偷听人们的谈话,想象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几乎成了她的习惯。她通过自己这种习惯性的谨慎的“偷听”参与着人们的生活,想象着自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这个公园的舞台上也扮演着一个角色。但她的美好想象被可怕的现实击了个粉碎。正当她沉浸在自己通过想象找到的乐趣中时,突然听到坐在旁边的一对年轻人把她称作“愚蠢的老家伙”,希望她“把她那副愚蠢的老嘴脸留在家里”{16}并嘲笑她的狐皮围脖。这一切把她从自己的幻想和想象中送回到了现实中她那“狭小黑暗的房间”{17}她像是“听到了什么东西在哭”{18}那是她的心!时世的艰难使她感到孤独绝望。她意识到自己所想象的那个美好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她只能忍受这种孤独。在她完成的最后一个短篇《金丝雀》中,曼斯菲尔德塑造了一个孤独老妇人的形象。老妇人与一只金丝雀相依为命。她的心以这只金丝雀为依托。每当金丝雀“舒展他的歌喉,唱出一首优雅动听的歌曲”时,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放下针线,屏息凝神聆听”{19}。世间的冷漠使她只能把感情寄托在这只小动物身上。金丝雀成为她唯一的“十全十美的伴侣”“如果你曾经单独生活过,你一定会理解伴侣是多么宝贵”{20}。老妇人对金丝雀的感情依赖使我们感到了压抑在她心中的孤独感是多么沉重。
    这些婚姻以外的女性是孤独的,而处在婚姻中的女性也不能摆脱孤独的命运。《幸福》中的女主人公波莎自感无比幸福,但目睹丈夫与女友的暧昧却给了她当头一击。她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只是想象中的。此时的她就像花园墙角那棵银白色的梨树一样孤寂无助。《序曲》和《在海湾》中的年轻母亲琳达,表面上生活得很幸福,丈夫能干富有,家庭笑声不断,但内心依然感到孤独无聊,一心幻想逃离那种只能充当母亲和妻子角色的生活。作为女性作家,曼斯菲尔德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孤独女士的命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表达了她对当时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
    四、对死亡的看法
    曼斯菲尔德一生被死亡萦绕,又生活于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在她看来,与死亡相比,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在生活的斗争中,无论一个人多么百折不挠,顽强抗争,其最终的结果仍必定是死亡。就像《苍蝇》中的那只苍蝇一样,在“老板”那样的施害者面前,虽然极力地拼搏抗争,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曼斯菲尔德认为,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一部分,它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可避免,因此应坦然面对。在经过了拼搏与抗争的生活之后,死亡就是一种永恒之美,它使生活更加精彩,更有意义。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接触到死亡以后,对生活的意义会领悟更深。《园会》中的主人公、青春的富家女孩劳拉在接触到邻居穷车夫的死亡之后开始重新认识生活,她领悟到人生中除了欢乐和美好之外还有痛苦和不幸;对于痛苦于世的人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一种平静,一种美。目睹死亡使她从天真走向了成熟。《航程》中的小女孩儿凡尼拉因刚刚失去母亲而要随祖母到乡下生活。母亲的死亡在小女孩儿幼小的心灵中造成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死亡的阴影将会伴随她未来的一生,对死亡的接触使她在潜意识中感悟了生活的真实,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将能够面对所有的苦难与艰辛。
    曼斯菲尔德在孤独的煎熬和死亡的萦绕中度过其短暂的一生,她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她以孤独和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不仅体现出她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而且也映照出了当时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在自己坎坷的双重流放似的生命旅程中,曼斯菲尔德为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财富。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艺术》(No.S050613)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弗吉尼亚·伍尔夫之比较研究》(sz040801)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Heather Curnow, Katherine Mansfield[M], New Zealand Typesetters Ltd, Wellington, 1968,pp3-4.
    ②③④⑤⑥⑧⑨⑩{11}{12}安东尼·阿尔伯斯:《一次轻率的旅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生》第3、15、 21、32、 49~50、325、 32、 36、 78、 98页,冯洁音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⑦伊恩·戈登选编:《未发现的国土——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第5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3}{14}{15}{16}{17}{18}{19}{20}Collected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London: Constable, 1945. p312,p362,p364,p336,p336,p336,p429,p430.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