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理论品质在于使熟悉的事物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呈现出来。与西方“陌生化”的理论建构相呼应,中国古典诗学中也存在“新奇”诗论。从思维模式角度...
内容提要: 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这是文化与民族性关系问题的一个局部。涉及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现代性话语与传统文...
内容提要: 从谱系学的角度着眼,阿尔都塞关于“症候解读”的创见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和拉康。弗洛伊德是从过失、梦以及神经病的症候之中解读出意义来。拉康借助哲学、心理学和...
内容提要: “诗的正义”(poetic justice)是17世纪后期英国批评家托马斯·赖默创造的一个文学理论术语或文学研究视角,但有两大缺陷:没有处理好道德(正义)法则与审美法则之间的...
摘要: 关注经典、强调传统是“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主性的策略。“经典热”的产生与人们寻求文化记忆连续性的精神诉求有关。当前的“经典热”呈现“泛经典”趋势,在形态...
作者简介: 许钧,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世纪是文学批评理论迭出、“主义”盛行的时代,其影响在21世纪的中国还不见消退。学界论批评时,总是离不开“俄国的...
内容提要: 布尔迪厄文化场理论认为,文化生产是资本、习性和场域的交互作用。作为区隔、关系和竞争的社会空间,场域具有能动性、再生产性与动态变迁性。任何特定文化场的生产...
内容提要: “俄罗斯形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登陆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个新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文论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国情及中国历史发展状况,使马克思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一样,获得国家权力性守护、坚持与强调。与此相比,马克...
内容提要: 在陈寅恪看来,现代学术史上的新旧两派,“旧人有学无术,新人有术无学”,其结果则是“两无成”,而其自我认知和研究实践表明,他从事的是“不古不今之学”。陈寅...
内容提要: 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从来不缺少批判者,但众多批判者中最危险的也许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根本目标乃是颠覆以真理或本质等逻各斯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康德之所...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反映论,在理论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而发展成为能动的反映论。文学作为以审美评价的方式来把握现实的审美意识的载体...
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界定,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认为,“新时代”的特点应该从上述关于新时代...
摘 要: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当代中国文论对僵化思维的破除和话语霸权的解构,但也存在理论先行和“强制阐释”的偏颇与问题,这既体现在对当代中...
摘 要: 詹姆逊是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话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吸收和借鉴形式主义,进而对二者进行辩证综合是他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基础,渗透到...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何人首先用“符号学”一词翻译semiology或semiotics,只能肯定,此词不像中文其他学科译名称经常来自日语,日语的译名为“记号学”。至今有一部分中国大陆学者以及一部...
摘 要: “修身”属于审美实践论范畴,是泰州学派王襞哲学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王襞继承与发展了王艮、王畿的“修身”论审美实践思想。王襞强调“修身”的重要,认为“修身”...
摘 要: 中国文论的“失语症”由来已久,目前学界缺乏有效应对,而面对西方学术擅长逻辑思维、体系林立和中国传统文论缺乏系统的逻辑思维表现形态的现实,绝大多数人抱有建构...
摘要: “审美乌托邦”是法兰克福学派艺术理论的主要特性,马尔库塞、阿多诺、本雅明等第一代理论家共同构建了这一美学体系。他们的美学话语虽然路径不同,但依然具有社会批判...
【 壹 】 褚斌杰出身于中医世家,曾就读于齐鲁大学,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在上大学之前,他就已是颇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