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十二金钗"的入选与序次 2017-10-29

    排座论次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水浒》之石碣、《封神演义》之“封神榜”、《儒林外史》之“幽榜”至《红楼梦》的“情榜”,都显示了深刻的结构意义和人文内涵。...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才女群像论略 2017-10-29

    《红楼梦》实际上是一部“性别革命”的辉煌巨著。其中的两性角色阵营明显向女性倾斜。这不仅是指小说的主要篇幅用来表现女性人物:而且在曹雪芹看来,女性角色所包含的价值远高...

  • [红楼梦研究] “末世”巾帼——浅谈《红楼梦》中的探春 2017-10-29

    《红楼梦》是一个女性世界,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黛玉、宝钗、探春、凤姐……无一不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这些具体独特的生命形态又有着一股均衡的人性人情美,曹雪芹通过众多...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版本简说 2017-10-29

    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红学史上的大 事,也是哈尔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在这个盛况空前的 会议上,将展出十几种乾隆年间的《红楼梦》原抄本,更加...

  • [红楼梦研究] 众声喧哗:《红楼梦》中“说唱”解 2017-10-29

    《红楼梦》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热闹,少不了优伶的丝管弦竹,也活动着说唱艺人的身影。这里所说的“说唱”,不同于陈汝衡先生所说的广义的“说书”[1],他认为,广义的说书包括散说...

  • [红楼梦研究] 春风秋月总关情--《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论之一 2017-10-29

    第一节 春风秋月总关情 清代二知道人云:“《红楼梦》有四时气象,前数卷铺叙门庭,安常处顺,梦之春也。省亲一事,备极奢华,如树之秀而繁阴,葱笼可悦,梦之夏也,及通灵玉失,两府查抄...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 2017-10-29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里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她们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也不相同,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遭遇:悲剧的命运。 李纨———心如“槁...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意境论 2017-10-29

    导 言 一百多年以前。 寂寞的京郊,孤灯如豆。面对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他用生命凝成的不朽的巨著———《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

  • [红楼梦研究] 令人叫绝的嘴上功夫——《红楼梦》中兴儿的语言才能 2017-10-29

    在《红楼梦》中,叫兴儿的有两个,他们都是小厮。一个出现在第五十三回,在宁府准备过年的忙碌之际,他将一包碎金子倾了押岁锞子来回尤氏。这个兴儿是宁国府贾珍这边的小厮。另一个...

  • [红楼梦研究] 但闻其声,如见其人——浅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特色 2017-10-2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内容的丰富,艺术成就的卓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是其它小说不能望其项背的。在《红楼梦》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作者于日常生活的描...

  •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人物的绰号艺术 2017-10-29

    民间有句俗语:“有起错了的名字,没有叫错了的绰号。”所谓绰号是指人们凭着机智根据对方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命名的一种带有戏谑、幽默、讽...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文化中的京味 2017-10-29

    《红楼梦与北京》 胡文彬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红楼梦》从其写成之时开始,就充满了诱惑和谜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研究者去不断地解读和探究。而在众多的解读中,胡文...

  • [红楼梦研究] 与“瓜饭楼主”谈《红楼梦》 2017-10-29

    春意融融的上午,记者有幸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芳草园25号院书香四溢的瓜饭楼,聆听老人博闻强识、思维敏捷的一席高论,确生胜读十年书之感。 记者:《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

  • [红楼梦研究] 《文艺报》讨论“什么是红学” 2017-10-29

    《文艺报》第三期发表了应必诚的《也谈什么是红学》一文。文章主要针对周汝昌有关红学研究的范围、目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的意见进行商榷。周汝昌认为, “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

  • [红楼梦研究] 曹雪芹伏笔藏玄机:最终嫁宝玉的是薛宝琴 2017-10-29

    “不在梅边在柳边”是薛宝琴婚事结局的“诗谶”,“不在梅边”示意先与梅家定的婚事不克成,“在柳边”暗示宝琴终嫁宝玉:宝玉是“南宫朱鸟”的“柳”宿,宝琴是“柳”宿旁边...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探骊 2017-10-29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乃曹雪芹呕心沥血之作。曹氏“洪才河泻,逸藻云翔”(陆厚信:《题记》),含英咀华,吮芳吐锦,真是“句句如花好,花新脱口香”...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综述(1985) 2017-10-29

    《红楼梦》研究进入一九八四年后,已失去了前几年浩大的声势,出现了相对沉寂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新鲜材料和新的研究手段;二是前些年争论的许多问题或...

  •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叙述学比较探析 2017-10-29

    《红楼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结缘可上溯到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在经过一番严密的作家、版本、时代背景考证后,他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此后,...

  • [红楼梦研究] “红学”的拥脂反脂得失谈 2017-10-29

    九十年代,“红学”又热闹起来,“拥脂”与“反脂”甚至声称要进行一场“决战”。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红学”人士来说,不免有许多感慨。 《红楼梦》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令已...

  • [红楼梦研究] “新红学”述评 2017-10-29

    胡适和俞平伯的红学研究,即所谓“新红学”,在我国现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也引发过许多争议,并一度受到全国上下声势浩大的“批判”。当前,我国学术文化界普遍兴起百年学术的反思...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