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是荆门人,起先我并不知道,屡次听他谈起在河北的求学经历以及辗转京冀多地的媒体从业见闻,而每逢遇到从河北过来的诗人,往往也会以“你认不认识刘波”作为聊天开始的话...
祖国的大地处处有美,但很难有个地方能比云南更美。因为云南不仅好在自然美,也好在人文美。作为我国最多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云南在全国有“五个最”:世居少数民族最多...
《我的房事》,焦桐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49.00元 同情、悲悯、善良……仿佛夜间走路的人手中捏着的一盏灯,给地球上摸爬滚打的人类生活,增添了一些光亮与抚慰。...
朱增泉 《朱增泉散文与随笔》四卷本是一个具有鲜明内核的有机整体。它绕不过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军人与战争。它们是朱增泉文学大厦的地基。 朱增泉是有诗心的军人,他的眸光...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 张梦阳 著 华文出版社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张梦阳先生是国内从事鲁迅研究的专家,其耗费十几年心血写就的一百余万字的《鲁迅全传·苦魂三...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通过这个系统工程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
最近有幸读了李金山的《花间词祖——温庭筠传》,我似乎才真正领略了一点唐代的历史和文学,真正走进了温庭筠的人生和精神世界。金山是“70后”传记文学作家,出生于山西夏县...
梁平的诗集《深呼吸》与评论集《阅读的姿势》两书接连出版,他用一系列效果强烈的文体“分野”,不但向自己的“耳顺”之年提交了一份生命年度写作报告,而且向习惯于制作快餐...
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芳华》甫一面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芳华》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作家虽然也写到了后...
许向诚的诗龄迄今已逾40载。进入“花甲”之年,许向诚的诗歌原创力不仅无强弩之末的衰减迹象,反而出现了一种不断突破故我的新变化。可以发现,在他的近期诗作中,古典情怀和...
“在文学作品井喷的今天,创作题材的同质化现象亦愈加凸显,许多的写作者都在艰辛又充满乐趣的创作路上,渴望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作品而无法抵达。...
《我的前半生》的原著IP,出自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说。但此剧的别名,却实在该叫《如何拒做亦舒女郎的100种方法》。熟读亦舒的读者都知道一个细节:女主角们对于不上班的渴望...
曹多勇的写作极富探索精神,同时又扎根于现实坚实的土壤。他生长在淮河流过的地方,他说过,淮河是他的母亲河。他在访谈中说,自己的作品有两类:一类写“历史”,一类写“当...
读张行健散文《骡子》,我突然感觉“乡村”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如散文里所写到的“我一直以为牲畜是乡村的灵魂,是农人和土地的纽带,也是农人们最富灵性和智商的帮手……乡村...
一、引言 《人民文学》2011年第3期“短篇小说”栏里发表的作家须一瓜的《小学生黄博浩文档选》(下称《文档选》),由十六个长短不一的片段构成,内容大都是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
《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是记者舒晋瑜对33位烙有军旅印记作家的访谈。翻开目录,几代军旅作家赫然在列,让人沉浸于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 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采访的全面...
第一次编马金莲小说的情形,我始终记得。小说叫《念书》,里面那个只有洋芋可吃的女孩儿,她曲折的求学经历,幽微的少女心理,连同在那片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的细部描写...
青春、岁月、成长,是文学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可以说是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各擅胜场,欲说还休。张闻昕的长篇小说《问青春》也属于“青春小说”,它呈现的是属于她自己的、...
黄昱宁的小说情结,是对虚构的迷恋向往,是对打乱素材重新放置的兴趣,即使在她写评论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一点。虚构的魅力,并不在于凌虚蹈空,而是从已有的真实素...
青年小说家李宏伟在刚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 《国王与抒情诗》 中,探讨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意识机器化对人未来生活的影响。中国作家与世界作家一起,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