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背负着时代使命感的村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何建明 参加讨论


    
    祖国的大地处处有美,但很难有个地方能比云南更美。因为云南不仅好在自然美,也好在人文美。作为我国最多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云南在全国有“五个最”: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界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云南民族工作的分量由此可知,云南之美蕴含了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共荣。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再次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总书记交给云南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凝聚了云南4700万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
    云南青年作家段爱松深入一线,扎根人民,扎根基层,采写创作了报告文学《云南有个郑家庄》,讲述了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七个民族一家亲”,共同致富奔小康,团结奋斗中国梦的发展奋斗史,客观、生动而精准地呈现了郑家庄是如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 “全国文明村镇”和边疆民族团结示范的一个重要窗口的奋斗轨迹。
    通过文字阅读郑家庄,我依然深切地被“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所感动。郑家庄的美,在于它具有最淳朴、最丰富、最意味深长的民族精神本质,还有“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和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一家人”的核心是平等团结,这是对待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世界观;“过日子”的核心是发展进步,这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论。归结起来,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生动实践。郑家庄以其自身成功的发展经验,给了解决边疆“三农”问题最好的答案。而郑家庄因为自身发展的带动和激励作用,也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个自然农村的价值和意义。
    段爱松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是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四届高研班学员。“鲁24”,是鲁院创办以来第一个专门以报告文学创作为培养方向的高研班。作为这个班的创导者,我很高兴,作为诗人的爱松在鲁院毕业后,拿起笔来从事报告文学创作。而且通过采访创作的实践,爱松真切感受到了报告文学的魅力和力量所在,甚至还体验到了诗歌创作中所没有体会到的那种责任、使命和担当。毫无疑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报告文学,更能也更需要发挥重要的文学担当精神和时代引领作用。
    我一直认为,文体之间是需要相互学习与补充的。我特别赞赏小说家和诗人参与报告文学创作,因为小说家的叙事能力和诗人的激情抒怀都是报告文学作家非常需要的本领。诗人爱松以《云南有个郑家庄》作为其报告文学创作的新起点,是他文学创作道路的一个飞跃,或者也是他一个更全面的写作提升。我愿意看到一个诗人气质的报告文学作家出现,因为我们的时代很需要。
    报告文学创作的可贵之处在于两点:一是艰苦细致的现场采访,二是文章结束后需要严格的审查,这两个环节一个也不能马虎。这也使得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人特别可贵和不易。这也是那些一味强调“虚构”写作的人无法跨越和接受的两座高山,而这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是他起码要翻越的山峰。深入采访,深入生活,以真实、生动、精彩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并接受当事人的检验,报告文学作家的功夫与能耐也在于此。从《云南有个郑家庄》的内容可以看出,爱松是挥洒了很多劳动汗水的,不然他无法用如此扎实丰厚和详尽的材料,以饱满深情的笔触和思辨性的诗性语言,牢牢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发展脉络,完成了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应该说,作为第一次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爱松的采访和创作,以及文本结构的安排,都是可圈可点的。
    云南的郑家庄,我们以前并不知道它,但现在我们通过段爱松的作品熟悉和亲近了它。这就是报告文学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该作品以纪实手法,真实、客观、朴素、准确、细致地对郑家庄的自然、历史、民族、人物、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并配以丰足的第一手现场采访事例、影像资料等,让郑家庄民族团结进步的点点滴滴,通过扎实、生动的文本书写,呈现出一个个立体的场景,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比如:郑家庄藏族村支书何国祥到勋庄集市,碰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捡拾生肉末吃,他心痛得买了两斤肉给老人,不料却导致老人半路噎死的荒唐无奈却又发人深省的事件;还有何国祥家族几代人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何国祥带领党支部为集体“损私肥公”、做过无数助人为乐的好事;郑家庄三位老奶奶不惜上街乞讨筹集善款修建村里寺庙的善举;郑家庄“治安联防队”和“阳光文艺队”20多年来日夜坚守和无私奉献……这些鲜活的事例,皆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下人性与时代的光芒。更难能可贵的是,爱松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文字记录,他还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探索为思考,结合古今中外哲学家、文学家笔下对相关事物发展的认知向度,将郑家庄的现况与国外村庄进行了对比,从而在横向、纵向都有了参照、实证、论述和思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要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粘合剂”。郑家庄以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一条崭新的成功探索之路,这也是报告文学《云南有个郑家庄》所承载的最有价值的文学力量和时代担当精神。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郑家庄作为一个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示范,以及边疆民族团结建设的典型,依然还处在不断前进当中,可以预料的是,这个有着时代使命感的村庄,其未来的发展蓝图一定会更加美好。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阅读《云南有个郑家庄》的读者共同的感受和体会。
    还有5年时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现实,带给我们人类的将是多么精彩而恢弘的一幅历史画卷!因为中国是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贫困一直是我们这个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民族的一大问题。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与贡献中,千千万万个郑家庄小村则是主角,他们的发展与进步决定着这一世界史重写的精彩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抒写和记录郑家庄,意义非凡而深远。
    我们有理由感谢这部书的作者,更有理由感谢这个村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