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看电视,我形成这一习惯不觉已有几年了。互联网普及--我经常上网,能从网上得知最新的重要新闻,而且能获知多个角度的不同解读,让心里踏实,这应该是最大原因。对电视...
1 基本不看电视,我形成这一习惯不觉已有几年。但住在单元房,即使不看电视,也会不由自主地听电视。因为电视是家属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虽然她拧小声音,可影视中人物的对话...
《目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收录了她家长里短人间至情的几十篇文章,每篇都不长,三几千字,每篇的内容不脱离凡俗,甚至有的还不...
一 先有作家和作品后才有文学史;这里我先谈文学史。 在我的记忆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因当时有挑战官方钦定的文学史之嫌而遭到遏阻,当时有一股来...
在场就是介入——富有体验的介入;而介入的场域、层次和角度,有着绵厚的细密性及丰富的层次性。今天予以强调,说明创作主体对介入应有更多的体察更多的自觉。 一 关注现实关注...
9月12日,《文艺报》以大篇幅刊载了韩少功与刘亮程的对话《植根于大地的写作》,他们围绕“大地写作”展开对话,并用心“倾听”。我对“大地写作”话题的持续关注,不仅基于我...
雷达先生的长文《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发表后反响很大。与《症候分析》相对照,一些文章观点似是而非,蒋巍先生的《论文学的与时俱进》就是一例。 《症候分析》一开始就拿“...
一 小说写作是精神跋涉,它的难度是跟写作相伴始终的。从直接意义上,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写作者就有一千个难度;从间接意义上,一个写作者很可能遭遇(...
编辑自己这部评论文集《文学观澜沉思录》,重读历时30年的评论文字,我油然记起何平为我的长篇小说《抵达昨日之河》所作序说的:“位置往往决定一个作家写作的立场”,“而李...
一 吴中杰《回归真实的鲁迅》(9月22日《文学报·新批评》)是篇有见地,富有思想力的好文章。吴文以“人文鲁迅”为基点,缜密地剔抉了自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后的八十年春秋,林林...
一 《西岸上的宣礼》(azān-e-maghreb)是伊朗现代作家萨义德·纳非...
零 英语第二公用语化问题由来 2000年开始后不久,日本媒体便报...
本文以汉语自身的眼光重新审视“了1”与所处语句,,证明“了...
常州话的达成貌及其价值 史有为 (日本 明海大学) Abstract: T...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 简历 孙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