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科幻影视 >

黄鸣奋:科幻电影里的金星想象

http://www.newdu.com 2021-01-08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微 黄鸣奋 参加讨论

    关键词:金星想象 科幻电影
    作为天体,金星长期笼罩于神话光晕之下。例如,在巴比伦神话中,伊什塔(金星)、辛(月亮)和沙玛什(太阳)构成了三联神。而在玛雅文化中,金星作为战争守护神受到崇拜。科幻电影在20世纪崭露头角,将金星置于新的参照系下加以描绘,从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推出多部相关作品。在科学实践中,随着人类宇航事业的推进,金星顺理成章地成为探测的对象。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哈罗德·莫洛维茨(Harold Morowitz)等人提出了探索金星的主张。从1961年开始,苏联、美国先后发射了多个金星探测器,其中有些传回了该天体的大气温度、地形地貌等多种信息。人们因此获悉:金星根本不是人类宜居之地。尽管如此,有关科研仍在继续进行。例如,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010年5 月发射了金星探测器“晓” 号。2020 年9月14 日,《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报道夏威夷、智利的两台望远镜在金星云层中发现了磷化氢(PH3)的化学特征。它可能源自未知的光化学或星球化学过程,或者类似于地球上的生命过程[1]。这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于金星生命的兴趣。《太空新闻日报》(Space daily )、《多伦多明星报》(Toronto star )、《合众国际社太空日报》(UPI Space Daily )、《财经新闻》(CE Noticias Financieras )、《华盛顿邮报》网络版(The Washington Post,Online)等多家媒体做了跟进报道。如果金星果真存在生命的话,那么,相关艺术创意无疑更有基础和条件。以此为背景,本文对科幻电影的金星想象加以考察。
    一、女性之星想象
    金星的天文符号♀是女性的标志。其神祇被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①),被古罗马人称作维纳斯(Venus②),是爱与美的女神。某些名门望族自称是她的后裔,像凯撒家族就是如此。受上述文化观念影响,在西方当代科幻电影中,金星往往被当成女人星、女儿星或女性星球,不过不再有崇拜的意味。例如,《两傻飞渡海神星》(Abbott and Costello Go to Mars)描写来自孤儿院的莱斯特和奥维尔意外启动了应该飞往火星的火箭,它实际上飞到了正在过狂欢节的新奥尔良。在那儿,他们遇到银行抢劫犯穆格及其好友哈利。这两个家伙迫使他们飞往金星。在那里,这些人发现了一个完全由女性组成的文明(男人被放逐了)。莱斯特等人由于内部矛盾而不被金星统治者阿蕾娜王后所信任,回到地球后却被当成英雄。
    对地球生命而言,物种生产是种群以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前提。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可以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原因在于基因组合的广泛变异。女性之星虽然是比照地球上的性别观念而展开的想象,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单一性),必然有其异乎寻常的原因。在上述影片中,男性是由于与女性不合而被放逐。《外空王后》(Queen of Outer Space)的编导进行了另一种设定,即战乱。它描写一组航天员被神秘力量吸引到金星女儿国,迫降后被捕获。他们获悉该星球由专横的蒙面女王尤拉娜统治。所幸的是美丽的勋爵塔利亚及其朋友对他们施以援手,因为这些妇女渴望再次爱上男人,并试图推翻邪恶的女王。尤拉娜之所以蒙面并仇视男性,是由于她的容貌毁于男人所发动的战争。她迁怒于人类并试图毁灭地球,但结果是自取灭亡。金星于是重新拥有男欢女爱。除放逐和战乱之外,第三种原因是立约。例如,在《太空中的维加斯》(Vegas in Space)中,《金星公约》规定只许妇女住在金星。本片讲述了三个士兵奉命改变性别(服用性逆转药丸)潜入女人星,以侦破珍贵宝石被窃的案件。这类宝石是该星女皇用来帮助星球维持其围绕太阳旋转的微妙轨道的。
    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物种之间通常不能进行交配。即使是源出一脉的类群,也可能由于地理隔离等原因而导致生殖隔离,即杂交不育,或杂交后产生不育性后代。以上述认识为出发点,某些科幻电影描写金星人对地球人的性摧毁。例如,《金星吸血鬼》(Vampire Vixens from Venus)描写三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变成金发美女,引诱不知情的男子,在性高潮时汲取他们的生命力,使之变成干尸。相关案件被警探奥肯斯赫德侦破。还有些科幻电影描写星际皮条业的兴起。例如,《美国宇航员》(The American Astronaut)将金星设想成仅由女性居住的天体。她们依靠来自异星的人类种马繁衍后代。有商人专门向她们提供可供交配的男性,从中获利不菲。
    金星作为女性之星的观念对我国科幻电影也有影响。例如,《最后的日出》将背景设定于太阳消失而带来的末日情境。两个虽然曾是邻居但互不往来的年轻人在逃难路上互相帮助,萌生爱意。作为象征,两个孤独的星球(金星与水星)在天上相互靠近。这一情境令人想起美国约翰·格雷(John Gray)所著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enAre from Mars,Women Are from Venus)。
    二、智慧之星想象
    金星在我国古代称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2]二者实际上是同一颗星,不过是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出现在西侧天空,因此被称为“晨星”或“暮星”,系由于地球与金星相对位置变化使然。在古代星相家看来,金星的运动可以成为政权更替的征兆。因此,《汉书·天文志》说:“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3]陈嘉映指出:“星辰在天上的方位本来就是确定星辰身份的重要标准。如果相信星辰的出没指示着我们在尘世的命运,那么方位不同的星星当然更是不同的星星了。要让一个只有星相学没有天文学的民族认识到启明和长庚是同一颗星,要教给他们一个新的命名系统;而要教会这个命名系统,就得教会他们一整套认识天体的新方式。”[4]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认识天文学取代星相学的意义。另外,在16—17 世纪之交,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通过观察金星相位以证明波兰学者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的日心说。而在20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欧文·夏皮罗(Irwin Shapiro)为了验证广义相对论,设计了如下观测实验:从地面上向金星和水星表面发射雷达波并测量其往返时间。他从1959年开始研究来自金星的雷达反射波,1964年提出了引力时间延迟效应。上述例证表明金星研究对现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或许因为被称为“启明”,又从启天象之明联想到启心智之明的缘故,金星在我国神话中具备智慧之星的含义。后者是通过其人格化身太白金星体现出来的。“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5]“太白”本用于形容金星又大又明亮,后来用于指代相应的神仙,即太白金星。他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长者、智者,在阴阳家看来是武神,在道家看来是玉皇大帝的信使。上述传说对当代电影有所影响。例如,我国有玄幻成分的科幻片《皇上命我来选妃》中的皇帝就假托太白金星故弄玄虚,和穿越者廖文斌一唱一和,以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某些历史人物被认为是与金星有联系的智者,如东方朔等。唐代大诗人李白被认为是金星的精灵。这有两份文献作为佐证。一是其堂叔李阳冰写的《草堂集序》,其中谈道:“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6]二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的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7]李白及其作品也出现在当代电影中,如我国汉英双语片《了不起的小家伙们》(The Great Guys )描写小学生背诵他的诗篇等。该片的定位介于奇幻与科幻之间。
    如前所述,金星在西方文化中本来是代表爱和美的女神。近代科技兴起,更新了西方人的金星想象。例如,据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芝加哥大学教授苏源熙(Haun Saussy)介绍,1869年法国诗人夏尔·克罗(Charles Cros)出版了《与其他行星交流手段的研究》(A Study of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Planets),首创灯光信号等星际间沟通方式,颠覆性地改变了信息传递和储存的方式乃至文学的意义。克罗想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火星和金星等行星上,是否存在着与我们同等智力水平的生物?我们能否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存在呢?外星人如果能够理解我们的存在,理解我们知道的知识,那么人类的知识计划就有了一个新的终结,“那就是得到火星人或金星人的赏识之心”[8]。
    基于类似认识,某些科幻电影将金星人当成智慧化身来描绘。例如,在《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中,有外星人前来地球宣示:“你们作为对其他星球的威胁,要么寻求和平,要么被毁灭。”军方紧急追捕未果,科学家猜想外星人来自火星或金星,媒体说此人是敌是友未定,总统说这是“不在我们掌控之内的力量”。英、美合拍片《来自金星的陌生人》(Stranger From Venus)描写金星使者抵达英国,要求地球领袖不再发展可能危及星际平衡与安全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和地球人分享金星人的高深知识。但英国政府不感兴趣。金星使者认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种先进知识。在他逗留期间,英国曾经试图为夺取先进航天技术而捕获金星飞船。金星使者闻讯后表示:如果英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战争行动,在轨道上运行的金星母舰将立即进行报复,杀光英国的一切生命。高官沃克试图就此警告军方,但未成功。不过,他向金星使者归还了被盗的通讯盘,金星使者得以发信号让正在逼近的侦察舰离开。
    某些地球人将金星当成智慧之星,认为金星人拥有比地球人更高的智力水平,因此幻想获得他们的指点,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述愿望在《异形征服世界》(It Conquered the World)中获得表现。它描写善意的科学家将金星生物引至地球以消除地球人情感,以为这样做可为我们危机四伏的世界带来和平,结果酿成大错而反悔。其实,金星生物的诡秘动机是通过心灵控制奴役人性,进而完全控制地球。它首先破坏地球上的电力供应,然后用飞蝠状心灵控制装置推行同化,使被同化者再进一步同化别人。类似构思见于《金星怪人》(Zontar,the Thing from Venus)。它描写美国航空航天局某科学家秘密与金星来客联系,以为对方真的想协助解决人类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但发现金星人造成断电等现象并想要控制人的心灵,不是救世主,而是征服者。由此看来,即使金星真的是智慧之星,地球人在与金星生命打交道时也不能局限于一厢情愿。
    三、怪物之星想象
    金星其实完全不适宜地球人居住。据考证,它的表面到处是火山、熔岩和陨石坑,温度相当高,云层中充满对人类有毒的气体(特别是硫化物)。如果那里果真存在生命,那么,想必是与地球人在形态、构造、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殊别迥异的怪物。有关金星是怪物之星的想象,至少涉及三种不同要素:一是金星生命和地球人在物种生产中并非同源,生态要求未必一致;二是地球人和金星生命在精神生产中难以沟通,不论思维方式还是表达手段都大相径庭;三是地球人和金星生命的矛盾冲突是为双方的物质生产水平(特别是科技发展水平)所左右的。
    在人类发射金星探测器之前,科幻电影就已经对金星和地球的关系加以想象。或许是受先前英国长篇小说《大战火星人》(The War of the Worlds )、美国影片《紫色怪物来袭》(The Purple Monster Strikes)等作品影响的缘故,某些以金星来客为题材的科幻电影流露出明显的戒心。例如,《宇宙天空元帅》(Commando Cody:Sky Marshal of the Universe)描写科学家科迪等人调查地球气候灾变,直指恶意金星人。在其同事的帮助下,他断定灾害是由来自不明星球的空间力量“统治者”(Ruler)引发的,有地球裔罪犯受雇参与。经过进一步调查,他揭露出“统治者”来自金星的事实。《目标地球》(Target Earth )描写来自金星的巨大机器人入侵芝加哥,被军方击退。《离地球两万里》(20 Million Miles to Earth)描写首次从金星返航的美国飞船所带来的果冻状外星生物疯长,直到变成庞然大物,甚至可以击败大象,人们不得不动用火箭炮来对付它。
    金星生命率先主动到地球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在科技领域(至少是宇航科技领域)领先于地球人。反过来,地球人也可能率先主动出航,倘若掌握所需科技的话。将金星探险当成创意重点的科幻电影有不少着眼于邂逅怪物。例如,美国电影《三傻大闹金星》(Have Rocket,Will Travel)描写空间中心三个门卫使航天器意外起飞,前往金星。他们遇到会说话的独角兽、喷火的狼蛛,还有破坏了金星一切生命、创造出三个清洁工复制品的计算机。这三个人历险后返乡,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苏联电影《金星历险记》(Planeta Bur)描写登陆金星的宇航员面临怪物威胁。苏联派遣三艘宇宙飞船到金星探险,其中卡佩拉号毁于与陨石的碰撞,维加号、天狼星号顺利抵达。宇航员们在金星上发现了凶猛的怪兽、喷发的火山、状如女性脸部的雕塑,还有嵌入红宝石眼睛的翼龙形雕像等。美、苏合拍片《史前星球之旅》(Voyage to the Prehistoric Planet)描写宇航员在金星上遭到野兽攻击,但发现了文明踪迹,并听到奇怪的歌声。地球人与金星生命之间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双方所拥有的科技实力进行的。科幻电影对此有所反映。例如,美国电影《史前妇女星球之旅》(Voyage to the Planet of Prehistoric Women)描写宇航员在金星上遇到危险生物只好逃离,所留下的机器人虽然在火山喷发中损坏,却充当金星雌性的新上帝。美国电影《末日机器》(Doomsday Machine )设想地球上某国政府造出末日机器并计划迅速使用它,美国飞船载7名宇航员逃往金星,但被金星人用心灵感应术消灭。其中有2名宇航员此前换乘一艘因驾驶员已死亡而漂流的苏联飞船,但被拒绝入境,因为金星人觉得地球人具有自毁倾向。
    上述影片是以美、苏在太空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的现实关系为背景拍摄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拍摄了以金星为题材的科幻影片。例如,我国香港《两傻大闹太空》(Riotsin the Outer Space)描写爆竹厂工人张三元、王丁西因私制雷神火箭爆炸而住院,梦游太空,遇上金星怪兽。此外,英国电影《02号月亮》(Moon Zero Two )涉及地球与火星、金星之间商业性载人飞行的构想。
    在人类发射的金星探测器传来信息表明当地的非宜居性之后,以金星探险为重点的科幻影片数量明显减少。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电影《金星战记》(『ヴイナス戦記』),它以人类移民在金星新边疆的内战为背景,描写少年反对入侵者的斗争。相比之下,金星的地位更多地被置于众多天体之关系中加以审视与构思。例如,日本电影《惑星大战争》(『惑星大戦争』)描写日本太空战舰轰天号抗击取道金星入侵地球的敌人。美国电影《泰若星球》(Battle for Terra)将地球当成宗主星,揭示它和两个殖民地——火星、金星之间的矛盾,三个行星之间的争端升格为战争,结果是生态全毁,只好外迁。根据《太空人:最后一搏》(Astronaut:Last Push)的构思,木卫二发现生命迹象,私企赞助生命一号飞船前往考察,取道金星。中途飞船发生氧气泄漏,一位宇航员死亡,赞助商莫菲特决定取消任务。活下来的宇航员迈克尔独自驾驶,战胜孤独,修好飞船,将冬眠舱连同同伴尸体发射回地球,然后独自按原计划前往木卫二。
    正如叶李华所总结的,科幻作品经常采用的手法是结合当时的科学再加以延伸,或者在当时科学的化外之地发挥创意。在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科幻手法,即为原因不明的科学事实设想答案。例如,“发生于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Tungus Explosion)是如假包换的科学事实,但由于成因众说纷纭,给了科幻作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波兰科幻名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law Lem)1951年就写过一本小说,将这场爆炸推到金星人头上。既然摆明是虚构的小说家言,这样的‘阴谋论’不能算伪科学,必须视为一种科幻手法──利用言之成理的科幻论述,为原因不明的科学事实设想答案。”[9]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看待东德、波兰出品的《金星上的第一艘宇宙飞船》(Die Schweigende Stern )。它以著名的自然之谜——1908年6 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为背景。这场爆炸定位于通古斯河附近,焚毁了6000万棵树,影响范围超过2150平方公里。该片设想人们后来在该地进行基建时发现了来自金星的数据记录装置,根据其中解读出的信息,派遣装有真空管计算机的载人宇宙飞船前往金星。宇航员在目的地未发现生命痕迹,只发现了反重力装置等高科技遗存。他们推测金星人是计划占领地球的好战文明。其图谋尚未得逞,金星人自己就在核战中死光了。
    迄今为止,人类毕竟是立足于地球而想象金星。有关金星是女性之星的科幻创意体现出地球人自身关于物种生产的思考,有关金星是智慧之星的科幻创意映射出地球人关于自身精神生产的思考,有关金星是怪物之星的科幻创意曲折地反映了地球人关于自身物质生产的思考。人们通过想象赋予金星美丽、聪颖、神奇等属性,以此表达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动性。反过来,人们通过探测了解金星作为环境和地球相比的种种局限,以此增进自己对母星(地球)的关爱。某些科幻影片通过换位思考来表达这一点。例如,在日本电影《美丽之星》(『美しい星』)中,主人公因看到飞碟而认为自己和家人是从火星、木星等不同星球来的,准备带领家人肩负起拯救地球的使命。当然,随着金星探测的深入,人们终将给出金星是否存在生命的答案,甚至将金星纳入地球生态系统的扩展圈,以至于建设金星-地球生态共同体。这正是人类能动性获得高度显现的一种前景,也是科幻电影创意的一种契机。就其实现方式而言,科技界已有所设想。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设想将人类送到金星,“不是将人们置于金星荒凉的表面,而是将其密集的大气作为探索基地,让人类生活在可在高层大气层中长时间悬停的飞艇内。”[10]这类想法有什么价值呢?依据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目前的技术无法证实的命题,如关于火星或金星的命题,仍是有意义的,因为将来的技术能够证实这类命题”[11]。
    作者简介
    黄鸣奋,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科学与想象力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科幻电影等。
    注释
    ①意为“上升的泡沫”。传说她诞生自海面泛起的泡沫。
    ②意为“绝美的画”。
    参考文献
    [1] Greaves,J.S.,Richards,A.M. S.,Bains,W.et al. Phosphine gas in the cloud decks of Venus[EB/OL].(2020-09-21)[2020-09-23].https://doi.org/10.1038/s41550-020-1174-4.
    [2] 孔颖达.毛诗注疏:卷13[M].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3] 班固.卷26 天文志第六[M]//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327.
    [4] 陈嘉映.论名称[C]//王炜.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一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432.
    [5] 瞿昙悉达.卷44 填星占七[M]//唐开元占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李白.李太白集:卷1[M].宋刻本.
    [7] 王定保.卷7 知己[M]//唐摭言.清学津讨原本:45.
    [8] 苏源熙.星际间文学[J]. 李静宜,译.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3):72-78.
    [9] 叶李华.谈科论幻话创意[EB/OL].[2020-09-23]. http://yehleehwa.net/sfc/sfc1.pdf.
    [10] 刘霞.住在云端上,乘着飞艇游——NASA希望将人类送到金星[N].科技日报.2018-10-22(2).
    [11] 安道玉.意识与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本文转载自《科普创作》2020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