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西方地区来说,“现代”意味着什么?一种曾经流行、现在也还有许多人接受的说法是:“现代”,对于非西方地区来说,就意味着应该向西方学习、把自己西方化。但也有很多...
从《玲珑塔》(刊载于《收获》)开始,尹学芸似乎有已经意摆脱了早期小说叙事对封闭时空中人物及其命运的静态描述,尝试以主体介入的方式叙述开放时空体中人物性格与生活道路...
施亮新出随笔集《吃的风度》,文笔一如固有的老到,专谈肴食,摇曳多姿,趣味盎然,也引人入胜。又讲究考据,上溯滥觞,文史性甚强。其母擅烹调,文中记钱锺书夫妇等耆宿士林...
作为一位偏重研究和评论女性写作的女性主义者,李美皆的长篇小说《说吧,身体》值得注意。李美皆坦陈,小说其实带有高度的自传性,在选择“阿缪”作为主人公之前,她曾在“第...
1978年,舒群在牛心台家的书房 回望舒群,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没有祖国的孩子》。这篇小说创作于全面抗战前夕,日军吞噬东北之后。这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中国战...
70后作家张好好出生于新疆的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在这个西北的边地小城,她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尽管长大成人后的作家离开了这片热土,但壮阔苍茫的西北边域,变幻无穷的四时风光...
与印象中那些满腹经纶却永远深思熟虑、引而不发的作家相比,晓航绝对是个异类。朋友圈里的他,爱组局、爱“嘚瑟”、爱“贫”,从关系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到吃饭喝酒的凡俗小事...
《少年chen女》手稿 《少年chen女》是舒群在1981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四期上的一个短篇,并于当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2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舒群文集》第...
1921年5月1日《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鲁迅的小说《故乡》。即使不放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观察,鲁迅的这次“故乡”发现也是意义重大的。虽然远到《诗经》的时代,“故乡”早就...
舒群是“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早期(30年代)创作真实、鲜活地反映了东北沦陷区的时代生活,展示了东北人民顽强抗争的文学图景。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是他的处...
在准备评述“60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印象时,“李轻松”是最晚知晓的一个名字。这是过去疏于关注诗歌创作的缘故,更是由于李轻松的小说在文坛主流批评中的悄然无声。其实与许多...
《拈花》为东北籍散文作家沙爽的第四本散文作品集。拈花为题,很容易让人想到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以此岸的智慧抵达彼岸的觉悟;或者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兴会之句:把无限...
关于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文本细读已经很多。这里面有很专业的,比如复旦大学的金理发表在《文艺争鸣》二○一三年第九期的《“自我”诞生的寓言》就很有见地和代表性,他...
《觅诗记》韦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版/330.00元 韦力的人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作为当代中国收藏古籍最富的个人藏书家,他的收藏历程可以追朔到高中时期。去上学的路上,一...
◈ 一 ◈ 刚才听了张翎讲《劳燕》一书的写作缘起之后,我越发认为,写小说不要过度强调虚构和想象,好的小说,除了虚构和想象之外,还需要有张翎这样实证的写作态度。她通过阅...
海飞是非常成功的编剧和小说家,一般会把他的小说放在类型文学的谱系里面来讨论,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个人对类型文学并无特别的研究,也一直抱有一种简单的武断,认为将小说...
云南作家潘灵的乡土小说有着深度叙事的丰富意蕴。新作《偷声音的老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昭女坪社区移民的生活,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小说的线索大致有两条,一是以韩...
吕 新 立意于以小说的方式省思当代历史,是吕新创作的重要面向之一。而长篇小说《下弦月》,显然是吕新这一思考的延续和推进。贫困、暴力与残忍,揭发、告密与监视,寻找、逃...
迄今为止,广西作家朱山坡受到普遍赞誉的文体无疑是短篇小说。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朱山坡的短篇小说以简约的语言、从容的叙事、奇崛的想象力,彰显出了一种先锋的品质。...
一,故乡情结的纠缠与释放 在她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园,那是陌生的却是温情的故土,那风情、那多民族混血的气质、那多种文化碰撞与交锋的多元化,使她笔下的故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