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轻松:对于遥远故国的不可抵达之殇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十月》 李轻松 参加讨论


    一,故乡情结的纠缠与释放
    在她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园,那是陌生的却是温情的故土,那风情、那多民族混血的气质、那多种文化碰撞与交锋的多元化,使她笔下的故乡超越了狭隘的地理疆域而变得无限开阔。故乡已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地置,而是她用她的诗句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心灵的归宿,只有这样的故乡还会具有意义。
    我还发现,一个诗人当她直正走出了故土,与家乡有了一定的距离之后,所有的回望、缅怀与重述才都具有可能。杨方也是这样,她从西部穿越了整个中国定居在东部沿海省市,她在这种地理的移动中,她的心灵地理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个人的童年也许就是一生。她走出了出生地才会重新认识故乡,她与故乡保持着谨慎的距离,这段距离就是她要表达的。
    杨方也不例外地依然在行走之中追寻故乡,其实也就是寻找灵魂的属地。这是一颗漂泊的心灵在不断地寻找中寻求慰藉,也试图寻求精神上的家园,但令她悲伤的是,不仅仅是她,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无法再回归故园,因为我们的故园已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中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这种丧失也不仅是个人的,将是整个中国人的。
    二,诗人的悼词
    我把她最近的一些诗看作是她为一片土地、一个遗址、一种回忆写的悼词。这意味着失去的一切不再重现,意味着永恒的不可抵达之殇。诗中可见,诗人很少提及城市的现代性,而是不遗余力地赞美那原始的山川景色,与自然融合的生活场景,绝少有现代生活的展示,从中可看到,诗人对现代文明之下那迅疾消失部分的哀悼之情。那几乎就是她生命的遗迹,她所凭吊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过往,还有时间的流失。她多次写到生死,可悲的是,她已不再把故园做为最后灵魂的归属地,这种茫然若失与再也无法回去的巨大隐喻,写出了所有漂泊者内心里巨大的悲情,其悲剧意识是如此的撼人心魄,催人泪下。我觉得这也是诗人最感动我的部分,当然,杨方的诗不会停留在感动的层面上。
    也许,在她的内心里,对现代文明有着一种深深的拒绝,而是城市日益崛起的大背景下,她固执地坚守着属于世外桃源般的幻想之地,这大概也是她对日益凋零的灵魂家园的一种绝望挽留。
    三,诗人与世界的存在方式
    我们注意到几个关键词,她集中描写了山川、河流、草木、秋天,具体说来就是大自然。其实她把这些都当作是生命的物质,也与人一样经历着繁盛与衰败、追寻与丧失、生与死……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存在,在她的眼里却是千奇百态,各有千秋。她擅长细致入微地观察一种对象的不同形态,大量地重复地写同一种事物,同一条河流,她却能写出千变万化来。其高超的洞察能力,对细节的把握能力,非同小可。那些花草树木几乎就是她的亲人,与她血脉相连,带着她的呼吸,每一种都呼之欲出。
    她从不过分地渲染自己的情绪,她似乎造成一种不在场感,为了能更加地客观,她不会以一己之情来影响万物之形态。她习惯性地把自己置身于局外,置身于幕后,清醒地、理性地看待纷繁的世界,这需要极其的克制与强大。
    四,她的诗具有流水一样的质地,群山一样的沉静
    我有幸去过杨方的故乡——伊犁,我曾为那壮美的天山与舒缓的伊犁河所震撼,天山绵亘不绝,莽莽苍苍,那巨大的无声的存在感,让我顿觉渺小与卑微。那伊犁河看似平静,并非惊心动魄,却蕴藏着巨大的暗流与凶险……这种感觉正好用在杨方的诗上。她的诗就是天山山顶上的千年积雪,泛出耀眼的银白色闪光。她的诗就是逆向而流的伊犁河,穿过大漠孤烟也穿过千里戈壁,不时地泛起那夺人心魄的漩涡……
    五,杨方的诗在节奏上的特殊性,以及混血气质
    读她的诗,几乎就是一气呵成的,她几乎不在中间停顿,也不分段。但她并不是任意所为。她的诗绝不是信马由缰的,她很准确地把握了其中情绪的贯穿,彼此的相连,使那些跳跃性保持在可控范畴内。很难想象,那种大开大合的气象、恰到好处的疏朗、收放自如的节奏,原是出自这样一个柔弱之躯,纤细之手。
    也许是地域的特殊性、多民族的混居,造就了她诗歌的混血气质。那些陌生的眼神、风物以及语言,潜移默化地作用到了她的诗歌中。使她的诗具有大漠边关的雄浑、一个寂寞行者的孤独、一首歌声中夹杂着不同的音符。其中有苍凉的花儿、又热情又忧伤的木卡姆、悲壮的念唱等……它们汇聚在一起,便有了杨方那独特的旋律。
    六,杨方的诗在古典特质里散发着一种旷世的悲情
    在她的诗里我们不难找到那种典雅之风,她不卖弄不喧哗不做作,她就那么自然、清高与安静。而且她的诗中是有意境的,不论现代诗如何发展,我都从来看重意境的高低。她不在乎一词一句的奇崛,而在乎整体的节奏,读完会发现,每一句都必不可少。她的语言细腻、脱俗,精美,有着一尘不染的洁净之感。
    具有恰当的叙事功能,但又绝对重视抒情性。
    她的悲情是不可替代也不可弥补的,她从不执着于女性诗人惯于小情小景的描绘,而是把目光投注到那苍凉的大地与无限的光阴中,颇有建安风骨。那是一种被孤烟渗透到骨子里的伤感,一种空旷无垠的悬浮感,一种被莫名的力量打击后的隐痛感,一种被大漠的风吹过的通透感。这悲情大概来自她对景物背后那命运之神的洞见,对那片大地上一种文化断裂的恐惧,对一旦丧失就永远无法挽回的那种悲怆……
    七,杨方诗里的不安全感
    读杨方的诗时,我莫名地想起了保罗·策兰,当他亲眼目睹一颗子弹穿透母亲的身体时,巨大的恐惧已伴随他终生,直到他把自己也投进了河中……她也经历过那些恐怖的场景,对峙、荷枪实弹、戒严、暴力事件、死亡,那是我们没在身在其中永远无法体会的恐惧。
    她童年少年一直在一起玩耍的异族伙伴,突然有一天蒙上面纱与她形同路人;当她的姐姐不明不白香消玉殒无处伸冤时;当她天真无邪地闯入枪口之下时;当她背井离乡永远被割裂乡愁,不安的钮扣死死地系在了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上,她的诗从毁灭中生发出来,不仅是为对抗那种不安,还为了安抚自己的惊恐,以及那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无论什么族裔,也无论什么宗教,爱与关怀、理解与交流,使她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普世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