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陆晓娅原是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影像中的生死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她自2012年开始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如果你有幸进入陆晓娅的课堂,一定会被她创意无限的课堂设计、充满智慧的提问和对各种“问题”资源取向的解构与重构所震撼。作为一个创造出生成式课堂的老师,陆晓娅具有十分特殊的教育敏感性和创造力,她能够将课堂上出现的一切都转化为教育资源,在课堂发生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同时又始终围绕着生与死的话题,使师生在互动中共同建构知识。学生在经历整个思考的痛苦与喜悦当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智慧——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审辩思维的能力。 听陆晓娅的课是一种享受,而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这本书,则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她的课堂。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完整地看到陆晓娅的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清晰看到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思路。看到她在每一堂课前所做的功课:不断地揣摩片子、大量的阅读、反复地思考与设计。因此,她的书和她的课一样,有很高的思考与审美价值,会让人产生非常复杂的情绪体验,不断刺激人去独立思考并做审辩思维,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思考的痛苦、愉悦与幸福。 陆晓娅把自己多年广泛阅读、学习心理咨询和带领团体的经验,以及个人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机整合用于课堂教学。她以无穷多样的方式激励学生,把学生“‘抛到’一个场中,这个场既能激活他们的生命体验,又能让他们产生思考。这个场,应该是感性与理性同在,体验与学习共生”(陆晓娅语)。如此,便诞生了她的生成式课堂。 我认为,陆晓娅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漂亮的生成式课堂,首先与她对自己作为老师的定位有关。她结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后现代中有关“知识并非只有专家才拥有,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本地化知识”的理念,确定了自己在教学中不想做的三件事:“我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仅仅)教授‘知识’的课;我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我唱主角的课;我不想以一种我拥有标准答案的姿态来上课”。由此,她给自己设定的教师角色是: 角色一:思考平台的提供者。她精心选择了与生死学重要议题相关、同时拥有较大思考空间的电影。同时,为学生提供能开阔其视野的大量阅读资料,并且在讲授中提供不同学科的一些概念、观点或者理论,以帮助学生的思考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角色二:对话与讨论的促进者。为了做到这点,她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学习到的团体辅导技术用于课堂教学,预先制定讨论规则(包括:不进行人身攻击,不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诉诸理性,不要诉诸权威。保持开放心态,倾听他人的言说,理解对方的观点,不打断对方),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个师生合作共享的团体,大家在讨论中互相倾听、质疑并且激发,分享思想的同时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同。 此外,她还要学生站在电影中不同角色的位置上对话,在学生讨论发言时,陆晓娅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使他们的思考更有深度和广度。在不断质疑的过程中,陆晓娅不仅仅让学生了解“人应该独立思考”而且帮助学生知道“人应该怎样思考”。 角色三:情感的支持者。生死学课堂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高情绪唤起”,有的甚至会引发学生早年的创伤体验。为此,陆晓娅采取了几个预防和保护性措施,比如在上第一堂课时告诉学生,近两年如果曾有重要他人亡故或受到死亡强烈冲击,建议勿选这门课。此外,她专门设计了一个自助量表,来帮助在课堂上被扰动的学生。第三个措施,就是通过《死亡离我有多远》的写作,在促进学生思考的同时发现那些可能会被扰动的学生,通过邮件和他们沟通,评估他们的状况。 随着经验的增加,陆晓娅在其第五轮的课堂上还发展出了一个更棒的环节,不仅预防、包扎学生的伤口,而且用更积极的方法去发掘学生的抗逆力(心理复原力),帮助学生发展出积极的、可以持续发展的自我保护策略。 正是这样的角色定位,为陆晓娅层出不穷的课堂创造力提供了基础,使她可以拥有更多的思考的自由与想象力。一直以来,她秉持存在——人本主义哲学观: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具有无限向上向善的可能性,相信学生有权利并且有能力为自己作出最好的选择。为此,教学中她敢于作出种种探索,不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多角度地观察并且思考同一个问题。同时她还充分运用团体动力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审辩思维的热情。她引发学生适度的死亡焦虑,激励学生去思考并探索生命的意义,去解决人生必然会遇到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与青年人讨论死亡问题,其本质是为了让他们不辜负生命,是为了“增加他们未来成长的动力”(陆晓娅语),因此陆晓娅是在做生命教育。陆晓娅的学生很幸运,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在最急切地寻找自己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遇到了陆晓娅。她与这些拥有年轻生命的青年人平等尊重地探讨有关生命和死亡的种种话题,她的生死学课堂,不仅关注死亡的发生,更关注生命的存在。她通过极富创造力、生命力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思考如何与他人在这个世界共存与共享,思考如何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一点点。 陆晓娅用她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可以创造出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课堂。羡慕你们——陆晓娅的学生和读者,如果我在我的大学时期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或者这样一本书,我会省去多少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啊!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学教授) 链接(由陆晓娅提供): 一、死亡十书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生死学十四讲》 《最后一堂生死课》 《死亡如此多情》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时光队伍》 《让“死”活下去》 《生命的余味》 《汉娜的礼物:来自一个美丽生命的启示》 《杀戮的艰难》 二、死亡十影 《姐姐的守护者》 《心灵病房》 《雨中的请求》 《呼喊与细语》 《生之欲》 《活着》 《永生之法》 《特别响,非常近》 《入殓师》 《遗体:面向明天的十天》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31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