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 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胡适在考定《红楼梦》的作者并对其家世生平作了大致勾勒后,又接着对《红楼梦》的“本子”作了考证。当时,胡适所能见到的《...
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她子孙满堂,富贵荣华,乐享顺年,所以在一般读者的眼里,她是“红楼”不幸世界中唯一一个“福寿双全”的人。刘姥姥也说:“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
在绚丽多姿的《红楼梦》人物画廊当中,贾政算不上是曹雪芹用浓墨重彩描绘的主要人物,然而又必须承认是作者塑造得相当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翻阅历来的红学论著,论及贾政似多...
一 前言:“宝玉特色”的死亡意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之神西勒诺斯曾给人类下过一段残酷的“判词”:可怜的朝生暮死的人啊,无常与苦难之子!对你们来说,最好的东西是永远达...
在现代心理学范畴里,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概念。象愤怒、恐惧、狂喜、悲哀这类突然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多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现代...
晴雯的人生悲剧不仅可以作为社会悲剧来思考,如许多前辈所做过的,因而从中透视出了《红楼梦》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还应从性格悲剧的视角来探寻其内在的心理文化机制,进而完...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以其时隐时现、外丑内慧的非凡魔力,既为小说本身增添了不少神奇的光彩,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费解的困惑。正是一僧一道最先来到原始神界大荒山,将灵性...
《红楼梦》中有两个生活轨迹与性格轨迹完全相反的人物,这就是“红楼三玉”中的妙玉与“贾家四艳”中的惜春。妙玉是身在佛门,心向红尘,最后不得不走向红尘;惜春是身在红尘...
“金陵十二钗”中,有一位身份、地位十分特殊的贵族少女,她就是妙玉。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与金陵四大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和亲属关系的人;同时,又是“金...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与鲁迅笔下的狂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两个不朽艺术典型。一个是温文尔雅的多情公子,一位是狂爆暴烈的“迫害狂”人,似乎谈不上什么联系。然而如果穿越他们性格...
在人们头脑中,李纨的形象似乎再清楚不过也简单不过。她就是“槁木死灰”,她就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俞平伯先生曾说过:“谈《红楼梦》尽可以撇开李纨、巧姐等”[1]。难道真是...
读《石头记》的人大概都不会不注意第一回开头作者的几句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石头记》不是曹雪芹的自传,但其中一部分内容有明显的自传性...
在《红楼梦》研究中,对于贾宝玉出家为僧的原因,不少人都认为,贾宝玉出家当和尚是由于宝黛爱情遭破坏和黛玉丧命的缘故。如李春祥于《贾宝玉是新人物萌芽的艺术典型》一文曾...
一九七八年秋,从“文革”中缓过气来的俞平伯开始写一组关于《红楼梦》的随笔《乐知儿语说红楼》,第一篇《漫谈红学》里,他有一个新奇的比喻: 《红楼梦》好像断纹琴,却有两...
贾雨村在《红楼梦》一书中,是出现最早的人物,也是坚持到全书结局的最后人物。这个“假语村言”的贾雨村,和“真事隐去”的甄士隐,是《红楼梦》中带有象征性的人物。 甄士隐...
曾经有人认为目前通行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由曹雪芹一个人创作,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许多红学研究专家与读者通过《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矛盾的情节来驳斥这一结论...
花袭人做为贾府的奴隶,的确是一个称职的忠于主子的出色奴才。但作为具有丰富复杂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人来看,在她身上,既有“温柔和顺”的一面,又有巧言令色的一面,对宝...
今天到安顺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主持人一定要我讲一讲,使我感到诚惶诚恐。千万不要说是什么大学者;我在福建师大填表,在文化程度一栏,始终填“初中毕业”。我没有上过大...
“软厚轻密的”的纱料,贾府也“原不过是糊窗屉”用的,或者顶多给丫头们“做些夹背心子”穿。在用的方面,也是“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单是老太太屋里的那柜子,“比我们那...
晴雯是《红楼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可是,近四五十年以来,讨论晴雯的文字却不多,这大概是王昆仑《晴雯之死》、何其芳《论<红楼梦>》一文中关于晴雯的文字,其论述太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