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写作者的秘密 ——关于《回报者文丛》 这是《回报者文丛》(昆仑出版社出版)的第三辑。第一辑的策划、出版是10多年前的事了。 10年,听着很长,过着很短。 第一辑:毕飞宇、东西、鬼子。第二辑:徐坤、裘山山、孙惠芬。第一辑时,2002年,我在第一辑序中写道:那3个人的家乡,都是很小的地方,很远,比伦敦还远,比巴黎或纽约还远。所谓“远”,说的是它们在我们的知觉结构中位置偏远。他们从那些地方走到了我们面前。这是“长征”,是冒险,是身体和心灵的壮游。 当然,这也没啥了不起,中国大地上,每天都有亿万人在路上,他们心怀远志,这种日常的“长征”从深处推动着生活。 但我们此时看到的3个行者是小说家。这个时代的小说家远比他们的前辈谦卑,他们缺乏英雄气概。但是,他们中间依然有人怀着信念:通过小说,通过想象、叙述和描写,他们将揭示某些不为人知的景观,将在人们的知觉结构中制造混乱,他们所提供的世界与我们熟知的世界有迷人的偏差。 他们就是这样的小说家,他们能够把鲜明的个人印迹写进他们笔下的世界。所以,我们,至少是我,有兴趣注视他们走过的路。毕竟,他们的“长征”不仅抵达了某个地理和社会位置,更抵达了小说和艺术,抵达了观察世界的某个独特角度。 这些话完全可以原样送给第三辑这6个人:徐则臣、鲁敏、罗伟章、葛水平、王凯、魏微。 这套丛书均由三部分构成:自述、照片、小说。这套书富于戏剧性地展现了小说与作者间缭绕复杂的关系。理论家宣布:“作者死了”,但是在这里我们看见作者活着,看到作者的经验、作者在世界上的漂泊、作者的记忆和梦想、作者的书写活动;作者是一个层层叠叠的存在物,他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完整的“个人”,而是一个“场”,一种活生生的运动:在镜子和镜子之间,在虚构和虚构之间,在自我和自我之间闪避、寻觅、游荡。 也就是说,作者和作品之间并不存在有机的、统一的关系,恰恰相反,作者是由于分裂、矛盾、含混和扭曲才得以成立。 我们已经有了相册,有了小说,那如同两重镜子,现在镜子有了第三重:这套书分别收入了他们的自传。 我无从知道作家撰写自传时的隐秘考量,或许你在他们的照片中,在他们的眼神、表情,以及照片中的背景转换中可以寻得蛛丝马迹;当然,你还得看小说。但是,这并不是说三重镜子是统一的,恰恰相反,统一本身就是可疑,事情的有趣之处倒在追问为什么会统一,在什么地方做了矫正,而在被矫正的偏差中也许隐藏着关于自我和写作的真正秘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