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亡的情势使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自此,无论人们是抵触还是接纳,都已无可逃避地与现代化同在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都由此打上了“现代性”...
告别了新千年第一个文学十年,2011年以稍嫌沉闷又试图励精图治的面目开始了第二个文学十年的旅程。新千年文学第一个十年是当代文学史上极具变化和争议的十年,信息技术和大众文...
如果从反映当下中国转型进程的角度来观察一年来的中篇小说创作,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重要脉络:现实主义。将这些作品连缀起来,就是一部栩栩如生的中国转型的历史记录。人事、...
北京是老舍一生创作的兴奋点,他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鼓书和唱词几乎都是围绕这个古都构思和创作的。老舍是这座城市的子民和满族文化正宗的传人,他的血脉中流动着老北...
《大地汉书》让我想起丁庆中的上一部小说《老鱼河》。在我看来,丁庆中就是“老鱼河”里的一条老鱼。他在《大地汉书》第一章又感叹了一回:“对于一条鱼来说,所渴望的就是一...
郭晓晔的《孤独的天空》是反映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的纪实文学。当冯如像一只鹰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久久不去时,我在这部作品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剧品格和悲剧品格所迸发出来的现实...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自身的对立物,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不同的作家都用不同的形式塑造着自己迥异于人的艺术世界,并借此显示着自己的艺术与其他作家的艺术的不同...
当下的中国审美文化批评的缺陷,被总结为三点:一是批评的游戏化,将严肃、严谨的文艺批评这一学术活动降格为语言游戏;二是批评的作秀化,搞商业性包装、炒作和促销;三是批...
倘若没有受过正宗的文学熏陶,以及植入精髓的文体意识,并且密切关注文学前沿的变化,潘瑜的中短篇小说不会是这样一种面貌:凭借一个又一个富有特征的艺术创设,步伐矫健地走...
我1982年开始写诗,到2012年,一晃30年过去了。在创作上,我虽然不能说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但我一直在努力着,探索着,思考着,追求着,从未间断。文学批评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深...
近20年来,在长篇小说繁荣面前,中篇小说似乎风光不再,然而不少作家置身于严峻的困境中,仍能不温不火,以沉稳、坚守的姿态,在文学性的维度上积极探索,寻找超越的途径。在...
老舍曾自谓“《月牙儿》是有些以散文诗写小说的企图的”[1],实际上,不只《月牙儿》,老舍的其他几部作品,如《阳光》和《微神》等也都是这种用“散文诗”笔法写成的小说。这...
晓苏《保卫老师》《花城》2011年第5期 “我”乡下的父亲千里迢迢赶到“我”就读的大学,为的是给“我”的硕士导师林伯吹教授送“礼”,“礼”不是烟酒人民币这些好礼豪礼,而只...
一 老舍常说自己不是诗人,写的诗也是“不象诗的诗”[1];就是胡絜青先生在老舍死后仍坚持说“老舍不是诗人”[2]。好像再来讲老舍是位诗人就显得勉为其难了。不能因为老舍曾经讲...
“人民艺术家”老舍是现代小说史上风格独异的作家,他一生致力于描绘北京市民艺术世界,表现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苦楚。在小说形式上,他擅长于民间叙事、打造“京味”艺...
在沈从文笔下美丽的湘西世界和空虚的都市人生中,女性形象是闪耀其中的彩虹和明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清灵秀美的外貌。她们是美的代表,是神之存在的表现。过去已经有很多人...
王筠的长篇小说《长津湖》近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50年冬天,中美两国精锐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狭路相逢,展开了...
人们对老舍先生语言的认识,往往满足于对他文字风格的感悟、概括和判断。其实,我们可以更深地追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能形成如此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他是如何将“现代白话”的...
小说是故事。既然是故事,总要发生点什么,我们且称之为事件。 故事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事件构成的。事件不是通常意义的那种社会性的事件,出车祸了,着火了,游行了,发生抢劫...
因对下层人物的关注及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老舍小说多有咀嚼不尽的意蕴而引起众多现代文学研究者注目。但他的《月牙儿》却少有评论,且不多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对旧社会逼良为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