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意境”的用法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与建构当中不断调整:王国维用“意境”概念强调文艺应该注重真情实感,而不是辞藻、形式;宗白华则把意境泛化为与功利境界、伦...
内容提要: 语图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与图像互相融合的插图本的流行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全身心的审美感受,也为我们思考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提...
内容提要: 关于作为美学的诗学的当代转型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种判断被基本认同。这就是从“神圣性”到“世俗化”的转向。如果说古典诗学属于崇尚神圣的思想领域,那么对世俗...
内容提要: 马克思从来没有把文学艺术看做是孤立的现象,他在考察文学现象时与考察其他社会现象有着大体一致的思维方法或思想路径——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方法在文学上主要表现...
内容提要: “元表征”指某种表征的表征,它涉及不同媒介间的转化与冲突。元视觉与元语言文本是元表征的重要类型。视觉与语言间的张力来源于虚构行为的双重性质以及讲述与观察...
内容提要: 文学活动是一种价值特性极为突出的审美活动,与文学主体的文学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文学价值观包括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认识看法,以及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点或...
内容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列文论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继续发挥马列文论的指导作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何正视当代马列文论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是...
内容提要: 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在艺术学领域的价值,可以通过其隐含的有关语言转换与经典传播的微言大义得到必要的揭示。首先,这一理论以“纯语言”为基点,在神秘主义宗教传统...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当前文学理论学科面临的严重危机和日益凋敝的严峻现实,从近些年理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解析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症结所在,并从多个方面:即构建理论...
内容提要: 德性本是中性词,但一般用作褒义词。德性作为人的道德品质已历史地被赋予了“善”的内涵。正是这特定的善的内涵才使德性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东西方不同的学派、不同...
内容提要: 中国当前文艺理论研究仍然处于对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引进、吸引与融合阶段,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学术传统诸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和特点,仍然没有能够真正表...
内容提要: 诗画关系是语-图互文研究的出发点之一,语-图关系是中西艺术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重要问题。文学与图像之间关系产生的基础是“象”,文学中的“象”是语象,具...
内容提要: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
内容提要: 对于自然美,不少人都说主要是形式美。自从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界”的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后,又多被引为自然美的定义。其实,自然美的形式美的后面,自有其内在条...
内容提要: 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审美因素,人的实践活动中广泛蕴含审美经验特性。身体是编织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连续性,从而生成审美体验的唯一渠道。美及美感是基于身体感知和...
内容提要: 感觉的人化或理性化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和美学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本身脱胎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后者主张人的认识能力通过辩证的自我扬弃,从感性逐渐演变为理...
内容提要: 本文立足于文学学科的语境,认为新形式主义是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研究的一种可能。布迪厄曾经努力调和文学研究的内部阅读和外部阅读,但最终仍然造成形式和历史的某种...
内容提要: 按西方的艺术史叙事逻辑,当代艺术的诞生是以现代艺术的衰落为代价的。它是一种没有历史方向和意义的艺术,即后艺术。对我们来说,当代艺术是在传统与现代、自我与...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对巴赫金文论的接受凸显出三大特点:其一,基于多语种、多学科的参与,已形成巨大的覆盖面;其二,源于文学理论建构与文学批评实践之有效结合,已产生较强...
内容提要: 与经典叙述学侧重逻辑、符号分析,忽视叙述驱动力不同,保罗·利科选择回到亚里士多德:叙述首先被界定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叙述智力”的体现,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