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当今西方的艺术定义以分析美学为主导,逐渐成为主流的是功能性、程序性与历史性三种艺术定义方式,以比尔兹利的审美定义、迪基的惯例理论与列文森的历史主义为代...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源于叔本华对概念与直观的区分,源于近代西方美学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的思想传统,它与中国古代诗学“赋、比、兴”的批评范式是错位和矛盾...
【内容提要】 艺术无本质,但有规则。这一规则是在艺术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艺术规则论来自于维特根斯坦的“遵行规则”的思想。在遵行规则中。有两个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是评...
内容提要: 东方审美思维是诗性的、想象的思维,与传统的西方美学所运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思维不同。东方民族的诗性的思维用想象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富有情感的意象,这些大...
【内容提要】 本文诗学是从具体文本中建构诗学的一种诗学建构方式,在当前理论语境下,本文诗学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涉及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这种...
【内容提要】 从文艺领域入手来研究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规律,是当代文艺理论创新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我们需要从国家形象研究这一新视域来审视“形象诗学”的理论发展,以...
内容提要: 晚明是个纵欲时代,又是古代生活美学的成熟期,探讨“欲”观念与晚明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显然极具意味。明中后期的理欲之辨,阳明心学为感性自由、人欲解放开出了一...
【内容提要】 本文将电脑作为一种新的机器来看待。机器领域和生命领域一样有一个进化过程。对于电脑而言,它的进化表现在诸多方面:用机器的多功能性来统合机器的单一功能;用...
【作者简介】 杨向荣,男,文学博士,湘潭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从事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傅海勤,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从事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研究。 【内容...
内容提要: 韦尔施把当代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归咎于后者对感性学这一学科本义的遗忘,希冀通过追溯美学与感知的初始语义关系来建构一种被称为感性学思维的新的美学思维模式。感性...
作者简介: 阿诺德·伯林特,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 编 者 按: 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关于感知体验的理论,它的学科范围历经巨大扩展,从局限于艺术与风景化的自然...
内容提要: 主体是福柯的解构对象,也是福柯一生的困惑。关于主体,现代以来的哲学始终包含愤懑和不满;在“主体之死”的喧嚣声中,后期福柯开始转向一种“主体化”工作,从而...
【内容提要】 碎片美学虽然有漫长的前史,却是在后现代、数码化语境中才趋于流行的。它关注人类时空观念、知识构成与心理状态中所存在的碎片化趋势,视之为实用型、文学型与学...
内容提要: 数字技术的图像表意与视觉文化产品的互为因果,开启了新媒体时代技术审美与视觉消费的文化新走向。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拓宽了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形成了现代艺...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统艺术文化的活态保护、传承与发展。这种保护需要美学研究的支持。但经典美学多以经典作...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主的诸多符号学门类进行过持久的批判与借鉴,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的历时性维度,对结构主义符号学共时性...
内容提要: “法国理论”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另一种表述,尤以福柯的话语论影响最大。话语论一方面强调话语对主体及其现实世界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力图揭示了话语后面的权力...
内容提要: 由于受中国美学“抒情言志”的主流传统的熏陶和二十世纪前期西方流行的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很难认同西方的摹仿论美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认...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性的批判出发,进而探究二者艺术观的差异。与海德格尔相对,列维纳斯论域中的现代艺术以其反视域和不可筹划等性质而脱离了存在...
内容提要: 文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是文学经典化的载体。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因此,文学是否成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