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人文修养”真的走进我们视线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张东明 参加讨论
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人文修养”真的走进我们视线了吗


    阅读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的《大学新语》之前,笔者对陈平原先生的了解仅限于很多年前读过他对于中国现代小说散文的研究文章。作为一位在自己专业领域造诣颇深的学者,为何在专业研究之外,二十多年坚持关注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精深剖析中国大学的演进以及“人文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者究竟想表达些什么,他对大学之道又有怎样的见解,这些成为我阅读《大学新语》的最初动因。
    这本书读起来不像轻松读物,其中很多内容是以作者多年研究中积累的数据和分析为支撑,一些论述也并非适合所有学校。但是他对于在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大学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的深深忧虑,体现出人文学者的忧患意识,将读者慢慢带入一种沉静思考的状态,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交流。特别是他对大学人文修养的强调,的确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生活在迅速转型的当代中国,面对诸多让你或悲或喜、亦惊亦叹的文化现象,张大嘴巴的同时,也不由得睁圆了眼睛,观察、记录、分析、考虑……”这段文字描述的情形,在当今的大中学校园里并不罕见。在一些学生中间,你完全可以无理由地不知萨特、马尔克斯、托尔斯泰,但绝不能不知宋仲基、李敏镐、金秀贤;你可以对梅兰芳、于是之、齐白石闻所未闻,但不能对TF boys(加油男孩)、某某真人秀等节目一无所知。这些社会之怪现状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看似空泛实则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学是做什么的?人文修养的提升真的走进我们的视线了吗?
    这些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大专院校的硬实力得到很大改善,建筑气派了,设备更新了,规模扩大了,人们也往往把这些表象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最有说服力的体现。而对于无形的公德意识、社会责任、人文修养等最核心的“硬实力”,却常以“不好量化”“难定标准”而加以轻视甚至忽略。学校往往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上项目、要经费、评名次这些表面文章上。对于提升师生人文修养的重视度在下降,反映在理工科、职业院校里更为明显。作者对此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看来,这些年中国大学之所以突飞猛进,很大程度是金钱堆出来的,制度创新并不明显。”
    “当代中国的‘人文学’,可以落实在大众传媒,也可以藏身于研究院;但毫无疑问,大学是其存在、延续以及发展的中心。大学里的人文学,其影响力往往溢出校园,扩张到整个社会。”
    有时与同行交流起来,都感觉肩负“加强大学的人文修养”之责任,却又感气力微薄。仅就“阅读”这一文化人的“必修课”而言,浮躁的心态也显露无遗,早已不是古人“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的追求“沉潜把玩、含英咀华”的阅读,取而代之的是“吹着口哨的随意浏览”,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快餐式阅读。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在教育问题上的“急功近利”。“人文学属于‘长线投资’,而且有风险,这就难怪大学校长纷纷表态‘大力支持’,但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忧虑和批评,更看到了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希望和信心:“在我看来,办教育应当拒绝急转弯,拒绝大跃进,不急不慢,不卑不亢,走自己认准的路。这样坚持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大学才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教育收效很慢,急不得,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也。另外,因相信‘只要耕耘,必有收获’,即便身陷泥淖,眼前一片雾霾,也都对未来保有某种信心。”
    (作者张东明,系河北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6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