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晓华:女性诗歌,从海棠诗社说起 2017-10-14
强调性别可能带来局限并可能因反弹而击伤自己,而无视性别和有意弱化性别则更是对女性的伤害。 女性诗歌一直是个话题,但如果梳理一下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就会发现,它其实包含...
[作品评论] 经典的延传与重构 2017-10-14
某种程度上,李遇春的《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回应“古今之变”,对百年的新文学史进行了细致而明晰的梳理,以文体为经,时间为纬,以古代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核心观点,以...
[作品评论] 张月纲:一部乡土中国的史诗——评《福地》 2017-10-14
长篇小说《福地》以一个村庄的历史折射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从清朝末年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者叶炜描写了麻庄九十多年的变迁,写出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大变革、写出了山...
[作品评论] 谢大光评《白马部落》:与白马人的情感激荡 2017-10-14
《白马部落》陈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那是2014年初,陈霁刚到川北的白马乡聚居地挂职深入生活。从电话里,听得出他掩饰不住的兴奋。我说你可真快,关于白马人的纪录片刚...
[作品评论] 浓重的历史意识和新颖的艺术格调 2017-10-14
我国文学早有书写历史演义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姚雪垠的《李自成》堪称开启当代历史长篇小说的先河,近数十年历史长篇小说的创作络绎不绝。从炎黄二帝直到晚清,重要的历史...
[作品评论] 刘秀娟:写在大自然文学里的担当——读刘先平纪实文学《追梦珊瑚》 2017-10-14
刘先平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追梦珊瑚——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科学家》 刘先平用将近40年的行走和创作,试图唤醒悬崖边的人们,唤醒“生态道德”意识,他的新作《追...
[作品评论] 杨梦茜:霜里萧红——读《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 2017-10-14
刚拿到《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惶恐的。归根结底,总是为自己的粗鄙担忧。毕竟萧红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
[作品评论] 刘琼评《寻找张展》:城市书写的爆破 2017-10-14
《寻找张展》孙惠芬/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17年2月版 东北文学版图由一南一北两位女作家构成并置双峰,她们就是黑龙江的迟子建和辽宁的孙惠芬。比较而言,迟子建以“诗性”见长,...
[作品评论] 赵目珍:先锋的烈度与传统的深刻——赵思运诗歌论 2017-10-14
百年新诗史上的诗人数以千、万计,而真正建立了个人思想体系和风格的并不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化写作”的风气虽然愈演愈烈,然而由于个体经验细微化、隐秘化的高度...
[作品评论] 李蕊:乡土揭露与现代反思——评短篇小说《玩玩盖楼》《大勇的黄牙》《孤独 2017-10-14
《玩玩盖楼》和《大勇的黄牙》都将目光聚集在乡村这一群体社会中,讲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民在建房问题、择偶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孤独之囚》中的“我”也在渴望摆脱身处人群...
[作品评论] 梦回吹角连营——新世纪军旅诗一瞥 2017-10-14
新世纪以来,军旅诗歌的发展依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落寞生存特征在这个阶段继续延续着并且变得更为凸显、醒目。如果说“落寞”是新世纪军旅诗歌的一个...
[作品评论] 沈俊峰:心灵苦旅的飞扬 2017-10-14
陈奕纯的最新散文集《一毫米的高度》(作家出版社)是我在回乡度假的高铁上读完的,文字是他一如既往的风格,激情澎湃,散发着一股飞扬的力量。 初识陈奕纯,知道他是一位了不...
[作品评论] 中国机器人是这样长大的——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 2017-10-14
机器人产业是中国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在21世纪占领新技术制高点的一大方向。2016年底,我国首部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
[作品评论] 张高领:“进城”的难题与“颠倒式误读”──从《创业史》到《人生》 2017-10-14
一、引言:被否决的必然性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路遥作品《...
[作品评论] 陈朴:现实之重的灵魂书写——评赵思运诗集《一本正经》 2017-10-14
在当下中国诗坛,既写评论又写诗的诗人不多。细观罗振亚、沈奇、师力斌、梁晓明、霍俊明、张德明、臧棣、赵思运、吴投文、赵卫峰、杨庆祥、李壮、赵目珍、宋宁刚等诗人兼评论...
[作品评论] 雄浑壮丽的战争画卷——评长篇小说《腰斩七军》 2017-10-14
年已87岁的凌行正同志的长篇小说新作《腰斩七军》最近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令人惊喜。作为我军的老一代文艺战士,作为闻名遐迩的编辑家、作家,凌行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
[作品评论] 家国情怀 英雄城市——评长篇小说《重庆之眼》 2017-10-14
作为一个坚持30多年追寻重庆大轰炸历史真相的历史学者,我对以此为题的大作,期盼甚殷。 3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对重庆大轰炸进行了广泛的史料搜集和深入的学术研究。...
[作品评论] 刘素贞:“时间交叉点”与两种“结局”的可能──再论路遥对《人生》中“高 2017-10-14
1982年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诞生的“高加林”与“《人生》”已然成为一个无需解释的符号。正如毛尖在一篇短文《卖了良心才回来》中所说:“八十年代有一本风靡中国大陆的小说,是陕...
[作品评论] 是镜像,也是幻象——读长篇小说《镜像》有感 2017-10-14
读《镜像》的前几章,会发现书中写到两个女孩的故事,王恩玫和袁倩,同步推进,让人颇多疑惑。但正是这个疑惑,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女孩,她们到底...
[作品评论] 悲欢离合总关情 阶前滴漏任天明 2017-10-14
在不算漫长的阅读生涯里,我一直都乐于揣摩日本文学中不自然流露出的那种矛盾感:顽固而又善变、勇敢而又懦怯、倨傲而又自卑、保守而又求变、好斗而又谦和。日本文学呈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