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杨梦茜:霜里萧红——读《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杨梦茜 参加讨论


    刚拿到《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惶恐的。归根结底,总是为自己的粗鄙担忧。毕竟萧红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而我,对她不过略有耳闻,仅仅是知道她的身上有一种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精神。可也许对她不是那么了解的我,对她会有别样的眼光,对这本书会有别样的眼光——大概这眼光是浅薄的。
    《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整本书中,共收录了五十篇萧红的散文。这些散文大多描述的是她和郎华(萧军)在哈尔滨的贫苦生活,其中也不乏对老师鲁迅和一些朋友的感受、回忆,以及在贫困时遇到的人和事。
    萧红在萧军鼓励下,参加《国际协报》征文,开始文学创作。初入文坛的萧红与友人在哈尔滨道里公园。左起:萧红、萧军、金人、舒群、黄之明、裴馨园、樵夫 。1933年。
    萧红的这本散文集,表面上写的是她稀松平常的生活,实则向人们传递了穷人眼中当时的中国,贫富差距、人心不古。“睡在我旁边的是我所不认识的人,那鼾声对于我简直是厌恶和隔膜。我对她并不存着一点感激,也像憎恶我所憎恶的人一样憎恶她。虽然在深夜里她给我一个住处,虽然从马路上把我招引到她的家里。”因为种种原因,萧红落魄地睡在一户接待自己的陌生人家。她在前文提到的憎恶,在下文里有了呼应,“好心”接待自己的老妇人,却是偷自己东西的贼,让人不得不憎恶。纵然被偷了东西,萧红也心存怜悯。“我把单衫从身上褪了下来。我说:‘去当,去卖,都是不值钱的。’”
    这本书似乎可以向我们透露30年代的社会,虽然萧红只是一个人,她说的只是她自己,但她映射的是当时的风貌。她的表述方式让我想到鲁迅,这或许是她的老师即是鲁迅,师承一派的缘故,可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各种条件需要这样的表达。这种表达在现在看来也不会太过晦涩。或许是萧红的风格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她的文字踏实、真挚。而在我之前读过的唯一一本萧红的书——《呼兰河传》当中,我的印象里萧红是一个有趣的人,大概是表示她的童年时光是有趣的吧。呼兰河里的乡里乡亲也是真实可爱的。
    之前有提到,《他的上唇挂霜了:萧红散文》其中有一部分是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曾经也听人提起过,鲁迅先生对萧红有着特别的感情,他对这位学生评价极好。但看着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也让我不禁感叹萧红对这位师长的尊敬和喜爱。她用了十倍于平时写散文的气力来回忆慈父般的恩师,她用小段小段的文字叙述,用一个又一个的“鲁迅先生”开头,把她眼中的鲁迅先生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她颠覆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看法,我记忆中的鲁迅是一个大部分文章都很怪异难懂的人,但是萧红这里的鲁迅先生却是一个“自身怪异”的人。“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许先生倒很生气。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生活中的鲁迅先生似乎和记忆中的截然相反,这明明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平常人。
    收录在这本书里的萧红,和我知道的现代作家相异却又相通,相似却又不相同。她的文字和毕淑敏的充满人间温情不同,但她们一同给人的执着感觉却相通,不同的不过是萧红为爱执着,为人生执着,而毕淑敏为大爱坚守;萧红和张小娴的看透爱情也不同,这两人的散文都喜欢在结尾处惊醒众人,可萧红的话贴紧现实生活,张小娴则突出感受。
    全书之中,我记得最深的一段是这样说的:
    “郎华回来第一件事,他在面包上掘了一个洞,连帽子也没脱,就嘴里嚼着,又去找白盐。……我拿了刷牙缸,跑下楼去倒开水。回来时,面包差不多只剩硬壳在那里。……这时候,他的手已凑到面包壳上去,并且另一只手也来了!扭了一块下去,已经送到嘴里,已经咽下他也没有发觉。第二次又来扭……”
    萧红在这本散文集中,并没有直接地过多地表明她自己的个人情感,可字里行间也隐隐发散出她的感觉。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