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张月纲:一部乡土中国的史诗——评《福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青岛日报 张月纲 参加讨论


    长篇小说《福地》以一个村庄的历史折射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从清朝末年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者叶炜描写了麻庄九十多年的变迁,写出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大变革、写出了山匪、写出了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作家通过一个村庄一个家庭的变化,探寻乡土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初读《福地》,感到其故事格局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似,就连叙事风格也和其像极了。麻庄是中国的马贡多,万家的遭遇和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家族也有惊人的类似,万物有灵,青皮一语成谶的预言也和百年孤独中的猪尾巴传说写作手法相似。但从人物塑造这一角度来看,《福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接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风格。首先,《福地》秉承现实主义的传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代环境。该小说描写了麻庄九十多年的风云变迁,从清末捻军到清末民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类人物在时代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也受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曲折经历。如万家的变迁,万仁义对麻庄的坚守,万家兄妹四人的不同遭遇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也是冥冥中不可说清的造物以及小说中提到的命运在其中的作用。二是地域环境在人物身上得到很好的展现,乡土气息浓烈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麻庄地处苏北鲁南地区的抱犊崮山区,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乡风民俗影响深远,因此作者有意无意地把这些得天独厚的财富,当作一种“元素”,恰如其分地让作品和各种人物在其中得到充分表现,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麻庄地处鲁南古镇,又靠近因煤炭而新兴的城市枣庄,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又濡染了新兴煤炭城市枣庄的一些习气,催生了复杂而丰富的人物群像……
    《福地》是叶炜为鲁南特别是抱犊崮山区所写的一部史诗。除人物语言外,作者还用了大量的民谣、农谚,从婚丧习俗到节日节气风俗等这些特指的文化遗产,使鲁南文化精华在作品中发挥着点缀和催化作用,宛若一幅幅古典而诗意的风情画,在这方面,有沈从文的行文风格。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叶炜的《福地》就是这样的民族秘史。叶炜围绕老万家四个孩子的遭遇娓娓道来,花开几朵,又最后回到麻庄万家,这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叙事风格。
    叶炜写作的根一直扎在农村,守望的是鲁南苏北这块福地,这片古代属于鲁国的地方,也是保留了西周以来最丰厚的中国元素的地方,可以说是中国的乡村代表。叶炜笔下出现的是以老万为首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群像,他写出了农民对乡村的坚守、对土地的热爱,无论经历了什么,老万始终守护着麻庄,直到最后。他一直等待的万禄终于从海外归来,叶落归根,回到了这片祖祖辈辈的福地,完成了一个循环。有了土地的根,便有了方向。
    《福地》写了60章,正好一甲子,也是一种循环,许多章节开始对应的气候描写看似闲笔,也大有深意,正如红楼梦中春夏秋冬场景变化对人物命运的提示一样,《福地》中天干地支的变化对人物的出场以及人物命运的变化也作了提示与强化。这部小说中地名以及人名很有地方特色,从名字中能看出许多玄机。
    比如, 麻庄在小说中是一个乞丐和一个晒太阳的老人一场偶然对话的产物,是子虚乌有之乡又是中国所有实实在在的乡村的代称。老槐树,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族群迁徙记忆。正如小说中所说,“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老槐树代表着根和迁徙以及寻找福地的过程。小说中的老槐树也是近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者,是生生不息的代名词。
    小说中“青皮”的名字也是书中最值得关注的。青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熟的果皮,功效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二·桔》中写到:“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在方言中,青皮的意思是“赖”,指蛮横奸诈而自鸣得意的人。青皮,果未熟而皮涩。青皮喻指跋扈而有韧性,坚持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人。他们遇事不退让,比混混儿层次高。在枣庄以及徐州方言中,青皮是鸭蛋的俗称,也是圆滑的代名词。作为小说中谜一样的人物,青皮不知来处、不知去处、所作所为异于常人。青皮看起来很有道行,但他的一系列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在书中起什么作用,实在值得探究。叶炜在《福地》中塑造的万仁义,万福、万禄、万寿、万喜、万乐、万春、万夏、万秋、万冬,以及青皮这些匠心独运的名字,也将作为独特的符号留在读者的记忆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