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2017-10-29

    老舍提供给读者一副副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卷,他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何种类型,知识分子还是下层人民,无不脱胎于市民阶层,身上都带有浓厚的市民习气,老舍用细致入微...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柳屯的》新解 ——文本细读与文化社会学分析 2017-10-29

    老舍短篇小说《柳屯的》,发表于1934年5月《东方杂志》30卷10号,与《黑白李》、《抓药》等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其创作思想可互为参照。 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主人公夏廉的小学同...

  • [现代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疏离者 ——从老舍三十年代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 2017-10-29

    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道德,提倡个性解放。由此,反抗封建旧道德,争取女性的生存和婚姻自由已成为五四文学作家笔下的一大主题。其中包括茅盾《虹》...

  • [当代文学] 文化繁荣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2017-10-29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认为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中的民间理想* ——中国现代文学对理想的不同表述 2017-10-29

    在中国现代文学里,理想可以说是个关键词。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随着激进的现代性诉求,对理想的表述不仅成为个体倾向和价值取向的流露,也逐渐成为重大的思想政治...

  • [当代文学] 热爱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简评纵华政的诗 2017-10-29

    “一首诗的价值并不在于主题的本质和重要性,对于诗者来说,重要的恰恰是他呈现偶然和细微的方式。” 纵华政这样看诗,也遵循着这样的旨意写诗。现实是可触摸的,理想是可憧憬...

  • [当代文学] 促进青春文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2017-10-29

    为当代青春文学建立一份历史档案是一件饶有意味的事情:它一方面要与当下争议最多、也最火爆“时髦”的文本相遇,另一方面则要面对不少倍受冷落、尘封已久,但却至关重要的文...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歪毛儿》考索 2017-10-29

    短篇小说《歪毛儿》作于1933年,载当年10月《文艺月刊》4卷4期,收入《赶集》。老舍曾自述云:《歪毛儿》摹仿了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John Davys Beresford, 1873~1947)的小说《隐者》(The...

  • [现代文学] 西方体验与老舍的小说创作 2017-10-29

    “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1]1924年,老舍漂洋过海,泛舟西渡,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学。老舍从传统、落后的北京走到现代、超前的伦敦,新的人物,新的生...

  • [当代文学]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2017-10-29

    近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讨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并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国内14家高校、单位协办。全国政协、教...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中的俗文学意识 2017-10-29

    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小说一直置身于社会底层的民间河床。正如近代小说理论家黄人在《小说林发刊词》中所言:“昔之于小说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至毒视之,言不齿于缙绅...

  • [当代文学] 表达从人们心灵上发生的思想——“名家随笔”丛书序 2017-10-29

    时下随笔写作成风。与此互为因果的是,随笔的读者甚众,一些随笔集成为热销书籍就是明证。现在,又有一些颇负名气的作家联袂出版随笔,并冠以“名家随笔”结成丛书,亦是一项...

  • [当代文学] 曲波:跳出主旋律来写主旋律 2017-10-29

    根据较普遍的看法,“红歌”即指红色革命歌曲,是赞扬、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歌唱性、节奏感。它们真实、生动、感人地反映了共产党领...

  • [当代文学] 2011中篇小说扫描:乡村与城市之间 2017-10-29

    2011年中篇小说创作量大、质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纵观2011年中篇小说创作,内容上,现实主义题材仍占绝大多数。艺术上总体来说变化不大,有的作品引入了...

  • [当代文学] “心仪于充满锐气的批评”——对话诗评家谢冕 2017-10-29

    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一直站在当代诗歌批评的前沿,关注着诗歌的健康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到最近的《一个世纪的背影》,谢冕的诗歌批评一直贯穿着一种强...

  • [当代文学] 青春回望 战士情怀——读《神圣的守望》 2017-10-29

    读刘长富同志的长篇小说《神圣的守望》,感到分外的亲切。这是一位人到中年的老兵的青春回望,它由衷地抒发着一位曾经有过军旅生活的战士永不磨灭的军人情怀。刘长富同志不是...

  • [当代文学] 人是怎样被记住的 2017-10-29

    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发表。在那首诗中,诗人提出,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即便活着也已经死了;而那些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即...

  • [现代文学] 老舍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意识 2017-10-29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从人类文化的角度给人下了定义:“人的本性,并非仅仅如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是以大写字母印在国家的本性上的,毋宁说人的本性是以大写字...

  • [当代文学] 幸福在你身心善美坚稳之处——《花冠病毒》序言 2017-10-29

    喜欢一句话——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的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神积厚,等待时间。 2003年,SARS病毒引发的非典在北京暴发,疫情深重。我...

  • [现代文学] 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心态 2017-10-29

    在对本论题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提及学界对老舍政治文化心态的一个基本判断: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作家。这个判断基本是可信的,但有些空泛,它可以用在许多同时代的作家身上,...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