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29c),则可以证明由高向低和由低向高所需要的cu数量分别为(30a-b): 可见只要(30)成立,则高先低后仍旧是消耗能量更少的选择。 第一部分是两个基本量本身的差别,第二部分是初始的 耗散掉的数量。两部分加在一起才足以补足处理X的cu。因此前后激活的cu总量为(33),即(30b):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带入(显然是虚拟的)具体数量(比如 =100, =70,r=0.6)来验证两个生成方向的能量消耗情况。 和Kayne对句子生成方向的理论相比,这个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之上的解释需要三条假设,即实词比虚词需要的能量少、语法运算永远选择“节能”之路、以及耗散率r是一个0<r<1的常量。第一个假设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参考了语言习得过程)而且至少原则上是可以验证的。第二个假设已经贯穿于目前的句法理论(见最简方案理论)。我们在后面将进一步考虑耗散率这个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