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试析“莫之或V”兼说“或”作助动词(7)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语言科学》 潘玉坤 参加讨论

    3 “或”训“有”之“莫之或V”
    当然,我们同时注意到,有一些“莫之或V”,“或”应当训“有”。朱振家将“莫之或欺”与“莫之或止”区别开来的做法很有启发性——尽管其具体结论仍然可商。
    下面是这一类型的句子:
    
    莫之或罪,略等于说“无有罪之”、“无人罪之”。有人译成“国君死在外边,却没有人去向他问罪”(郭丹等译注2012:2081),虽不够雅洁,意思倒确实是这样。
    
    这是陈相推崇农家主张的话:如果遵从许行之说,社会便会归真返璞,民风淳厚,“虽使五尺之童适市”,也没有人欺骗他。——要让人相信这样的理解不误,有一个疑惑必须解决。《盐铁论·禁耕》:“县官设衡立准,人从所欲,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桓宽以“能”代“或”,是不是表明了,《孟子》“莫之或欺”就是“莫之能欺”义?笔者对此的回答是“否”。《盐铁论》所以改说“莫之能欺”,实是情势使然(“衡”、“准”设立在那里),不得不如此。要是再联系前后文,会看得更加清楚:“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今罢去之,则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显见,此与农家理想中的主观上不想欺诈,不可以同日而语。
    
    “莫之或止”,有人将它译为“没有一个人制止它”,无疑是正确的(徐超和王洲明2011:91)。贾谊对当时不重农桑、官员商人骄奢淫靡的社会风气很忧虑,对“残贼公行”居然无人制止十分不解和不满,故向文帝上疏建言,希望能重视农业,增加积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