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the Phrase "mo zhi huo V" and the Auxiliary "huo" 作 者:潘玉坤 作者简介:潘玉坤(1961-),江苏兴化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汉语语法和文字训诂研究(上海 200062)。 原发信息:《语言科学》(徐州)2016年第20169期 内容提要:“莫之或欺”、“莫之或止”这类短语的确切含义及内部结构一直存在争议。文章认为“莫之或V”不是单一结构,“莫”、“或”的词性词义在不同结构中是不一样的。部分“莫之或V”的“或”应训“能”,是助动词,此点长期未被揭破;这时短语中的“莫”基本是无定代词,但也可能是副词。部分“莫之或V”的“或”则应训“有”,为无定代词,这时“莫”是副词,不过它不是修饰某一个词,而是对其后整个主谓结构的否定。“莫(副词)之或(代词)V”所表达的意思与“莫(代词)之V”基本相当,而与“莫(副词)之V”差别明显。《尚书》“不其或稽”、“无时或怨”与“莫之或V”相类而出现更早,可能对后者产生过影响。 关 键 词:莫/或/无定代词/助动词/宾语前置/同形异构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写作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118)和(13&ZD130)的资助,特此致谢。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审专家指教,谨致谢忱。文中不妥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1 引言 古汉语有“莫之或V”结构,最广为人知的,当数《孟子·滕文公上》“莫之或欺”和贾谊《论积贮疏》“莫之或止”。该组合中“莫”、“或”的词性词义以及整个短语的内部结构,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争论意见主要有: 1)“莫之或V”的“或”是句中语气词。王力(2008:311,893)、郭锡良等(2014:644)、①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999年版)均持此说。《汉语大词典》(第1版)、《汉语大字典》(第2版)则称“助词”。原其朔,此说渊源于《经传释词》卷三对“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天保》)的解释:“言无不尔承也。或,语助耳。”《词诠》略有发挥:“或,语中助词,无义。外动词宾语倒装时用之。” 2)朱振家(1994:127,199)将“莫之或欺”与“莫之或止”进行了区分,分别作解。“莫之或欺”注:莫,没有人;之,指五尺之童;或,语气助词。“莫之或止”注:或,动词,有;莫,副词,没,作“或”的状语;之,前置宾语。 3)方有国(1993)认为“莫之或止”的“或”是无定代词,“莫”是否定副词。因为代词“或”由动词变来,所以副词“莫”可以加在前边修饰它。 4)楚永安(1986:190)认为“莫之或”是“莫或”的又一形式,而“莫或”是代词连用。②杨伯峻(2000:75)主张与此相近:“莫”、“或”均为无指代词(按即无定代词),“莫”是先行词,“或”作主语。 5)王建华(2004)认为“或”是复指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与“之”、“是”语法作用相当。周法高(1990:53—54)亦持相近观点,周法高认为“之”、“或”是两代词相连放在述语前。 6)何乐士等(1985:246)认为“莫”是副词,用在否定句的动词前,可译为“稍微”、“稍稍”等。③ 7)江山丽(2009)认为“或”应读为“克”,是助动词,能够义。 笔者的总体意见为:“莫之或V”非如一般所认为的是单一结构,相应地,“莫”、“或”的词性、词义也不单纯。朱振家(1994:127,199)、江山丽(2009)的思路做法颇具启发意义,不过其结论却存在问题,有待修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