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试析“莫之或V”兼说“或”作助动词(1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语言科学》 潘玉坤 参加讨论

    
    1)莫之或罪≈莫之罪(≈表示近似于)“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左昭》32),宋代沈该《易小传》卷四作“君死于外而莫之罪”,杨万里《诚斋集》卷92作“季氏出其君而莫之罪”。
    2)莫之哀≈莫之或哀《吕氏春秋·骄恣》:“于是厉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杀之。”《资治通鉴》卷75有“莫之或哀”。
    3)莫之止≈莫之或止《论积贮疏》“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包含了两个平行分句,“莫之或止”(莫之或V)对应于“莫之振救”(此V双音节),其实已精微隐示了 的表意联系(奈何后人多不识察!)。程颢《论十事札子》:“今则荡然无法,富者跨州县而莫之止,贫者流离饿殍而莫之恤。”亦可与之遥相印证。若往上追溯,会发现“莫之止”很早就出现了,《左襄28》:“姜曰:‘夫子愎,莫之止,将不出。我请止之。’”
    4)莫之非≈莫之或非“莫之或非”已见柳宗元、安尧臣文。《文选·[晋干宝]晋纪总论》:“有逆于舅姑,有反易刚柔,有杀戮妾媵,有黩乱上下,父兄弗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
    5)莫之恤≈莫之或恤同是记述陆凯“上疏谏吴主皓”,三部书文字有不同。《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既废,所在无复输入,而分一家父子异役,廪食日张,畜积日耗,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莫之恤也。”《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均将“莫之恤”改成了“莫之或恤”。《通鉴》卷79:“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三国演义》120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官吏为苛扰,莫之或恤。”对这里的“莫之或恤”,霍松林有很好的解释:“莫之或恤,没有人怜恤百姓。莫,没有。或,有人。”(霍松林1988:98)霍氏的解释与前面柳宗元文“莫之或非”的注解(“没有谁批判它。或,无定代词。”)是一致的。——《左成7》“莫之或恤”的“或”训能,与此不同。
    
    1)莫之或欺≠莫之欺“莫之或欺”见于《孟子·滕文公上》,意为没有人欺骗他。宋代吕大临《礼记解·儒行》:“忠信则不欺,不欺者人亦莫之欺也。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亦莫之侮也。”其所谓“莫之欺”“莫之侮”,乃不之欺、不之侮也。第二句可以看成是“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亦敬之”的变换。
    2)莫之或与≠莫之与《抱朴子·安贫》有“莫之或与”,意为无人与他交好。《晋书·赵至传》:“夫物不我贵则莫之与,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所谓“物不我贵”,实即“人不我贵”,此“物”与“恃才傲物”之“物”同义;“之”活用指我。“莫之与”,相当于说“不我与”(与可训帮助,也可训结交,前训稍胜),主语为“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