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以柳文中的驳辩作为切入点,具体论述了柳宗元的脊梁作风,并对产生这种脊梁作风的根源进行了追溯和深入挖掘,使读者了解到柳宗元除了文学成就外,还以他的人格魅...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他认为,多次重复的动作在变为习惯的同时,也就成了自动的,而自动的感知正是旧...
作为理论型的批评家,朱光潜的文学批评模式多为学理的思辨和理论概念的辩驳。在他建立的严密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中,既兼顾了传统批评偏重经验与直觉,同时又以理性的方式深入...
今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举行期间,诗刊社以“寻找艺术的真谛”、“诗与文化”等为题举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诗歌座谈活动,大家在研讨时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新诗创作从作...
内容提要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对寒山及其诗作存有种种怀疑,主要认为寒山诗的内容性质不一,思想驳杂矛盾,而以《寒山诗集》中一些具有自叙性质的诗来描述其人生经历,也有不尽吻...
今年三期《文学自由谈》发表的《驳“不奴隶,毋宁死”》一文,写得不错。其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是:“……当时代的一页翻过去,后面的人看我们,也是一副不自由状,不要以为自己...
前几年从报刊上看到,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中扮演杨贵妃的演员林芳兵,因“工作需要”,在短期内增肥10公斤,把一位窈窕淑女,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肥婆。看到这一消息我不禁大...
一、关于知识分子 朱竞:您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印象是什么? 余杰:在世界范围内,在我看来,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渐次爆发、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实践及其失败。而...
内容提要 文化研究是否导致了文学概念的终结?本文以托多罗夫和伊格尔顿为例说明,文化研究并未取消“文学”概念本身,而是取消了传统“本质主义”的文学概念,代之以“历史主...
内容提要 :“闭门觅句”本是黄庭坚对陈师道作诗“吟榻”习惯颇有称赞意味的另一种称呼,此语一经元好问借用,却成了人们以为陈师道作诗雕琢陈腐的口实.后来的多种学术著作对此...
翻开刚到的《文学自由谈》,瞥见一篇《红》评。 王蒙先生这篇《〈红楼梦〉 中的政治》不同于寻常流水文章,没有从书中拎出来的那种“顺”,更不是“掉书袋”式的浮。字字新颖...
内容提要 魏晋游仙诗大致经历了建安、正始、太康、东晋初期四个阶段,主要创作者相应是曹操与曹植、阮籍与嵇康、陆机与左思、庾阐与郭璞诸人 ,从有无寄托、藻饰轻重、体式流...
王蒙:各位读者,今天有机会来跟大家交换一些意见,我感到很高兴。我要讲到的题目是《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包括全球化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大国等内容。大家...
六问九作家 一问文学没落了吗 苏童:说文学没落,是与《红楼梦》来比吗?这种说法,参照物是很紊乱的。文学属于那些精神上的有闲阶级。当人们在庄稼地里忙活的时候,有什么理...
内容提要 1、三闾大夫是世袭之职。2、左徒——是近臣不是重臣。3、怀王十五年“王怒而疏屈平” 关键词 屈原、《九歌》、流放、汉北 一、屈原是谁? (一)、屈原 是现存《楚辞》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本来不想让“非学术问题”和“谩骂的词语”再在“学术争鸣”的园地出现。就把讨论转到了“北大中文论坛”。既然黄崇浩教授在这里又...
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费希特、歌德、谢林、黑格尔等通过在传统美学框架内改造诸种美学概念的方式,确立了现代性的美学方法和原则,这为我们能够从现代性角度对...
内容提要 (编者按:本文发表时略有删节,特向作者致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出差归来,又读到熊人宽的奇文《就“屈原不可能在怀王十六年使齐”答黄崇...
编者按:“学林”版3月8日发表陈思和的《“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后,在学术界引起积极反响。3月15日,本版发表了吴福辉的《当新旧文学界限的坚冰被打破》一文,...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