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百年中国书话散文经历了由启蒙到人生体验再到消遣审美的发展过程,它具有书卷气、功用性 .随意性和短小精粹的特点,这对读书、理解作家、理解人生和人性等都有益处,...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已经取代“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成了当代中国文论中又一个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观念。这与钱中文、王元春、童庆炳等文论家们...
内容提要 1、《诗#8226;商颂#8226;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说明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居住在南乡“荆楚”之地。同时说明,楚人已有一定的实力可以...
内容提要 立足于新时期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期女作家五种写作状态的梳理,向人们呈现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女作家写作到女性主义写作的演进...
内容提要 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教育部推荐的高校文科教材,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本书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肯定其优点,同时,就其魏晋南北朝部分的...
在“十七年文学”直至新时期“伤痕———反思———改革”的主流文学的线性进程中,女性写作在总体上与男性作家一起分享着“宏伟叙事”的光荣梦想。八十年代中期,一些先知先...
近年来,文坛出现了重新反思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这段历史的新伤痕小说,例如《英格力士》《后悔录》和《兄弟》等。 新伤痕小说把过去的时代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这种资...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文化是人文的文化,古代士人受其影响甚深,遂深具人文情怀,在对待人我关系上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自省意识、价值自觉和修养功夫,在经典文学中常表现为对崇德...
内容提要 民族发展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古典文学在其中起到的莫大作用决不容忽视。在经典文学面临“失重危机”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怀:中国古典文学中充满了人伦纲常、道德风范...
奇幻文学重新洗牌? 朱学恒与奇幻基地结束合作关系了,这是七月初的事。朱学恒不是别人,正是托尔金《魔戒》系列作品的译者,如果不是他推展奇幻的热情加上彼得·杰克逊电影的...
内容提要 如果说燕乐是词体兴起的主要内部因素,那么,人人都有过的或多或少体验的性爱心理,就是词体兴起的外部主要因素。内外两种主要因素同时具备,才能迎来歌词创作的高潮...
内容提要 民族化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努力开发和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性内涵的艺术追求、艺术创造过程。一个民族的文学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该民族意识的自觉,是该民族精神生...
内容提要 古代士人在其一生难以忘怀的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内心深处的历史使命感之外,也在作品中流露出纯朴的世俗情怀。古代士人的世俗情怀主要表现在对父慈子孝的推崇,对人...
本文试释《后汉书》中的若干语词,并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和《辞源》有关语词的训释和溯源以及《后汉书》唐代李贤等注进行商榷。 【破坏】《五行志二》:“是时黄...
(一)关于朦胧诗 重温2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我们发现,在这场论争中,面对“朦胧”这一新诗潮现象,论争者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持反对态度,其理论依据...
(一) 近百年来对新诗的批评不绝于耳,给新诗带来巨大的压力。[1]尤其是批评者经常以古诗作为参照系,以古诗的辉煌来比衬新诗的衰败。 最有代表性的是郑敏先生在1993年发表的长...
世纪初那场白话与文言之争,即“五四”白话运动的是非功过虽说早有定论,事隔七十多年之后,运用新的视角对其重新评价,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遗憾的是我们看到郑敏先生发表...
编辑同志: 感谢您转来范钦林先生的大作《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我很珍惜这个学术反馈,也感谢范先生的指正。这也给我一个机会再谈些与语言文化有关的看法。 (一)《回...
李山先生说:“《商颂》应为西周中期的作品。西周昭王时王朝与淮水、汉水地区的淮夷、荆楚进行过连年战争。有证据表明,宋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为周朝效过力的,因此宋国才真正受...
(一)又见奇谈怪论 前些时候有老师和朋友转告我,说《读书》今年第四期有孙文波先生的文章,《传统与现代诗》,是针对我的言论而发。我找来文章看了一下,觉得其实也未必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