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释《后汉书》中的若干语词,并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和《辞源》有关语词的训释和溯源以及《后汉书》唐代李贤等注进行商榷。 【破坏】《五行志二》:“是时黄巾作愚,变乱天常.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命将出众,虽颇有所禽,然宛、广宗、曲阳尚未破坏,役起负海,杼轴空悬,百姓死伤已过半矣。”(志第十四,3297页。中华书局点校本,下同。) 按,当时黄巾起义军张曼成、赵弘据宛城(卷七十一《朱儁传》,2309页),张角之弟梁屯广宗(卷七十一《皇甫篙传》,2301页),张角之弟宝据下曲阳(同上,2302页)则“宛、广宗、曲阳尚未破坏”,当指这些地方的黄巾起义军尚未被打败、消灭,可见“破坏”有破败、失败之义。又《五行志一》:“建武元年,赤眉贼率樊崇、逢安等共立刘盆子为天子。……其后遂破坏,崇、安等皆诛死。”(志第十三,3268页)而同样写赤眉的失败,《杜林传》则云:“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卷二十七,935页)“其后遂破坏”与“卒至破败”意思相同,则“破坏”义同“破败”。又《五行志一》:“是后张角作乱称黄巾,遂破坏。”。(志第十三,3274页)《五行志五》:“其后张角称黄天作乱.意破坏。”(志第十七.3347页)《翟酺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及其破坏,头颗堕地,愿为孤豚,岂可得哉!”(卷四十八,1603页)以上三例“破坏”,亦并同破败。 古代“破”和“坏”均有“败”义。如《公孙述传》:“汉祖无前人之迹,立锥之地,起于行阵之中,躬自奋击,兵破身困者数矣。然军败复合,创愈复战。”(卷十三,539页)其中“兵破”即“军败”。《马援传》:“援乃潜行间道,掩赴其营。羌大惊坏,复远徙唐翼谷中。”(卷二十四,835页)“大惊坏”即大惊而败。故“破坏”有破败、失败之义,系同义复词。《汉语大辞典》“破坏”条列有六个义项,独缺此义。(第7卷,1040页) 【放】《西域传》:“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出不怨。”(卷八十八.2919页) 按,“放”,犹废、废黜。“受放者”,指被废黜的国王。《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辞典》“放”字条均无此义项。其中虽有“免去”一义,但与“废黜”并不相同。“免去”只适用于官吏的免职或赋税的豁免,至于君王以及皇后、太子,则称“废”、“废黜”。如《皇后纪·灵思何皇后》:“并州牧董卓被徽,将兵入洛阳,陵虐朝庭,遂废少帝为弘农王而立协,是为献帝。”(卷十下,450页)又《顺帝纪》:“安帝崩,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卷六,249页)故“免去”似不能涵盖“废”、“废黜”之义。作为释义详备的大型辞书,“放”的废黜义应列为一个义项。 【守】《岑彭传》:“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徐级,丰徐兵裁千人,又城中食且尽。帝以丰转弱,令朱枯代彭守之。”(卷十七.658页)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