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李健正先生《最新发掘唐宋歌曲》一书问世甚是欣喜。作者经过了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发掘破译了唐燕半字谱、唐代俗乐二十八调和隋唐琵琶律。唐燕半字谱的破译,可以说是多了...
内容提要 陈铁民先生对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终南山隐居经历曾有两种看法。他最初认为是半官半隐,后又推翻前说,认为是辞官隐居。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前一种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燕山”不是“燕然” 艾治平先生《历代绝句精华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释李贺《马诗》之五,以为“燕山月似钩”之燕山是指“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内容提要 唐时名相、诗人李德裕在党争中失利,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被贬逐到海南岛,但其具体贬所究在岛上何处,自明代以来,便说法不一,或谓崖州,或谓振州,1962年,郭沫若在...
夏承焘《韦端己年谱》(简称《年谱》)考证韦庄生于开成元年(836),在乾符四年(877)由鄂杜移居虢州三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齐涛《韦庄生平新考》(简称《新考》)对这两点提出新说...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李杜间始终纯真深厚的友情进行了抹煞,使李杜的关系蒙上了重重阴影。这里需要辨析的问题是:杜甫后期是否对李白“非常隔膜”?李杜晚年是...
内容提要 根据诗体、题材、用语等多方面的证据来看,《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之说很可能是作者元稹本人提供的不可靠之词。当然,这一点并不必然涉及作者的人品“污点...
内容提要 《元稹年谱》中存在误编、编年不确切、漏编的情况。其中编年失误、不确之处,或因考证不周,或因牵强附会,或因史实不明,根据元稹诗文、文献记载及有关人物生平事迹...
内容提要 通过对李商隐有关文章及其它材料的考证,证实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元年正月,商隐的具体行踪是移家长安、赴陈许幕、暂寓华州幕,从而证明这段期间商隐绝不可能分身作“...
关于初唐著名诗人刘希夷的死因,旧说多谓为宋之问所害。 此说肇始于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
《文学遗产》1992年第6期发表李清渊《李白赠卫尉张卿诗别考》,对七十年代的拙作《李白与张垍交游新证》(《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提出质疑;紧接着,1993年第3期又发表裴斐《...
“桃花春水淥,水上鸳鸯浴”出自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叶嘉莹先...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之二,《杜诗详注》卷七)这本是杜甫对李白命运的不平之鸣,后来却成为他自身命运的确切写照。唯其身后寂寞,既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赠...
内容提要 1、曲德来教授“屈瑕不是楚武王之子”的论证,很有说服力。2、曲德来教授:“屈原庚寅日降神”说,难以成立。3、曲教授承袭了赵逵夫先生《屈原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论...
一、《蜀中广记》的悠谬之言 唐诗人孙定,新旧《唐书》、《唐才子传》均无记载。其事迹、作品,见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全唐诗》及《蜀中广记》等。《唐摭言》卷十云...
内容提要 赵逵夫先生说:〖可以肯定《抽思》中所说‘北姑’即‘北姑射之山’,其地在汉北。〗[P320];〖“北姑射之山”“其具体地望”,“当在今京山县一带大洪山区”〗。[P320...
内容提要 摘要:赵逵夫先生《屈原和他的时代》一书,有不少毛病。例如:△把可以“结驷千乘”的楚王田猎之地——“云梦”,说成是“大湖”。△把顷襄王元年秦“发兵出武关攻楚...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美学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前实践美学阶段(“文革”前)和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现已进入后实践美学时期。 实践美学是八十年代美学的主流学派。但存在着历史的...
关键词 宋词 豪放派 婉约派 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907—960,繁荣于北宋(960—1127),派生于南宋(1127—1279)。这样分期当然是极为简略粗疏的,...
潘知常先生在《哲学动态》1995年第12期上发表题为《反美学的美学意义———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以下简称潘文)的文章,涉及到美学上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其中一些看法,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