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走向“后实践美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春时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美学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前实践美学阶段(“文革”前)和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现已进入后实践美学时期。 实践美学是八十年代美学的主流学派。但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上的不足,在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后,停止了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涌现了一种新的美学思潮,中国当代美学进入了后实践美学时期。 后实践美学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开放性、现代性,更多地汲取当代美学的最新成果,恢复了“五四”以来向西方美学开放的传统;2.多元化,改变了实践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各种观点、各种学说,3.对实践美学有所继承、批利、扬弃和超越。 本文提出建立“超越美学”的构想,它以人的生存为美学的逻辑起点,推导出美学的范畴体系和审美的本质规定。认为审美是超越现实的自由生存方式和超越理性的解释方式,审美的本质就是超越。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现在又进入了“后实践美学”时期。“后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超越“实践美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阶段。
     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解放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美学与后来传入中国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碰撞,引发了五十年代后期以批判朱光潜先生的“唯心主义美学”为起因的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崛起了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自然派”(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审美是其反映);一个是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派”(主张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美是人创造的)。这个时期美学研究还集中在美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各派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自然派”与“社会派”也势均力敌,尚未形成主流学派。但是,这场论争为以后的美学发展建构了基本的格局:李泽厚一派已经具有了实践美学思想的萌芽,在新时期发展为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的“自然属性”说也在新时期发展为“反映论美学”体系。
     八十年代美学的大发展是以实践美学兴起并成为主流学派为标志的。马克思的《1 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迅速兴起,并对苏联传入的现行哲学体系构成重大冲击。李泽厚先生代表的“社会派”找到了实践哲学这个坚实的哲学基础,突出并发展了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突出了反映论原则,建立了更系统化的反映论美学。在两种美学思想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具有无可争议的理论优势,因而成为普遍接受的美学理论。
     实践美学成为主流学派并非偶然,因为它具有巨大的历史合理性。实践美学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基础上,确立了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实践,认为美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美学较之反映论美学具有更多的理论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美学摒弃了实体观念,认为基本的存在不是物质或精神实体,而是社会存在即人们的历史实践,客体不是实体而是实践对象。在这种哲学观基础上.,美就不再是某种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对象,它打上了主体的印记。这种实体观念向对象观念的转变,为解决美是什么这个千古之谜指出了方向。第二,实践作为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统一了主体和客体,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片面主观性和旧唯物主义的片面客观性,并为解决美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三,把美学置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基础上,为审美找到了社会历史实践这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从而克服了传统美学的直观性和纯思辨性。第四,实践美学从实践的主体性出发,揭示了审美的自由性和反异化性质,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古今中外罕有的“美学热”。
    尽管如此,实践美学仍然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理论上的不足:
     第一,实践美学残留着理性主义印记,把审美划入理性活动领域,从而忽略了审美的超理性特征。理性主义是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认为人是理性生物,人类区别于动物即在于人有理智、受理性支配;世界是合乎理性的,可以被理性(如科学)所认识;社会也是合乎理性的,依靠理性指引可以创造一个完善的社会和人类自身。在这里,理性并非仅仅相对于感性而言,因为感性也是受理性支配的;而是相对于非理性和超理性而言。理性包括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伦理道德等)。理性主义的乐观精神在现代被冲毁了,人们发现理性并非自己的唯一本质,非理性(无意识)和超理性(终极追求)同样是人的本质属性;世界也不是理性化的,理性并不能彻底认识世界(量子力学);社会和人也不能按照理性原则达到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苦恼和超越性追求并非理性所能解决。
     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实践”,以及“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中的“人的本质力量”都是理性化概念,尽管实践是一种感性活动,人的本质也有感性内容,但它们都是受理性支配的;它们排除了非理性和超理性的因素。这样,审美活动也就成为理性化的活动(尽管有感性形式)。但是,审美并不是理性化的活动,也不是受理性支配的感性活动,而是超理性活动。审美发源于非理性(无意识)领域,并突破理性控制,进入到超理性领域。这不仅体现为审美的直觉性、非逻辑性、幻想性、极度的动情性,更由于它实现了人的超越性追求,即成为审美理想的创造。因此,审美突破理性规范,既超越科学认识又超越意识形态规范,具有超理性特征。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学术月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